位於臺灣臺南市西部,北接佳里區,西連七股區,全區人口數至111年底約二萬四千七百人,以110年的統計資料顯示,65歲以上老人約為4,525人,佔其人口總數18.47% (台南市佳里戶政事務所,2022),高齡化所衍生相關的問題亟需受到關注。西港境內多為農田地景,青壯年人口大多外出就業,且社區志工年齡老化,為數不少的鄰里之服務機能衰退,延伸出之老人缺乏陪伴與健康問題,實有予以關懷與協助之必要。
麻油為西港重要產業為該區代表農作物,使得該區有胡麻的故鄉之美譽。但麻油梗成為長期難以解決的廢棄物,為避免農民於夜間燃燒多餘麻油梗而導致空汙問題,需協助思考再利用策略。
本分項計畫藉由深入社區探查、長者關懷活動、用藥安全宣導與醫療行動專車、探究活化麻油梗再利用的過程,提升學生整合所學之知能與實務,進而培育健康樂活、用藥安全教育、創新服務的人才以解決社區問題,同時促進社區永續健康與樂活服務之社會責任。
子計畫一 在地關懷樂活健康
第一年主要為進行社區場域長者健康與需求盤點及執行活動方案。
第二年主要為養成社區自主永續執行銀髮樂活健康促進活動的能力。繼續協助第一年關懷據點執行銀髮樂活健康促進活動,尤積極達成西港各社區銀髮健康促進之目標,達成在地老化及健康老化之目標。
子計畫二 食農教育產品加值
第一年主要為盤點西港地區農產品,瞭解在地農業特有生產技能及飲食文化,將知識轉化為身體力行的健康實踐。
第二年主要為協助開發具地方特色的伴手禮產品,並利用在地食材開發特色餐飲製作。並透過環保再利用的方式將胡麻產生之胡麻梗廢棄物製成生物炭,以達到永續農業的目標。
子計畫三 在地文化科技創生
第一年重點盤點地方文化觀光資源,找出在地特色元素,做文化記憶與知識轉譯,開發深度旅遊行程。
第二年重點在延續導覽志工培訓計畫,舉辦競賽,遴選優質攝影作品、微電影及紀錄影片,運用自媒體的力量行銷特色文化。
計畫活動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