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漢他病毒出血熱宣導

水痘及流感衛教宣導

水痘

一、  臨床症狀

發燒(37.5~39°C)、顫抖、腹痛、肌肉或關節酸痛等症狀,隨即會在皮膚上出現斑丘疹,且多由臉、頭皮往軀幹及四肢延伸,全身性的皮疹逐漸快速顯現,隨後變成水疱,最後留下粒狀痂皮

二、傳染方式

主要是人與人之間經由皮膚直接接觸或經飛沫的傳染,接觸到帶狀疱疹的水疱,也可以造成傳染。此外,也可被經由被水疱液和黏膜分泌物污染的器物間接傳染。痂皮則不具傳染性。此症是最具傳染性的疾病之一,特別是在發疹早期。

三、可傳染期

由出紅疹以前5天起(通常為前1~2天)到第一批水疱出現後5天之間,在病人出現水痘疹前之際的傳染力最高。帶狀疱疹患者的傳染力可持續到水疱出現。

  四、 預防與處置

     1、隔離學童發燒或當皮疹一出現後至少應停止上學5天,或是停學直到水疱變乾為止。避免患者與可被感染者接觸。

     2、提升個人免疫力及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之外,鼓勵學童勵行肥皂洗手的好習慣,除可預防水痘外也可防範腸病毒及其他腸胃道傳染病等校園疫情發生。

新型A型流感

    因應中國大陸近期新型A型流感及H5N6疫情升溫,為維護校園教職員工生健康,加強新型A型流感及禽流感防疫,請導師協助宣導以下措施:

「要熟食、遠禽鳥、重衛生」,重點如下:

1、「要熟食」:禽肉及蛋品要熟食。

2、「遠禽鳥」:(1)勿到禽流感流行的養禽場、農場及鳥園參觀,勿餵食禽鳥,若校內有飼養禽鳥,建議由專人餵養;飼餵時應配戴口罩及手套,並確實作好清潔及消毒作業,並避免學幼童接觸禽鳥。

               (2)勿購買或飼養來路不明之禽鳥。

3、「重衛生」:

(1)勤洗手:接觸禽鳥肉類、排泄物及生雞蛋後以肥皂洗手;檢視提供足夠洗手設施,洗手臺須有肥皂、洗手乳等清潔用品。

(2)戴口罩:咳嗽戴口罩,避免傳染他人。

(3)掩口鼻:打噴嚏時用衛生紙或手帕遮住口鼻。

(4)生病少外出:生病要看醫師,不上班、不上學,儘量在家休息。

提醒前往中國大陸流行地區旅遊、學術交流之教職員工生,落實良好衛生習慣,避免接觸及飼餵禽鳥與出入活禽市場,勿撿拾禽鳥屍體;食用雞、鴨、鵝及蛋類要熟食,以降低感染風險,注意下列事項:

落實自我健康管理:請宣導學校師生做好自我防護及記錄,一旦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打噴嚏、肌肉酸痛、頭痛或極度倦怠感等類流感症狀,應戴口罩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接觸史、工作內容及旅遊等,以利醫師診療及通報。

親愛的家長您好:

        開學後為各類傳染病、腸病毒流行期,請家長隨時注意家裡的寶貝吃東西以前、上廁所以後、擤鼻涕以後、看病前後都要用肥皂洗手,確實做到「濕、搓、沖、捧、擦」等五步驟,落實勤洗手,並注意咳嗽禮節,以減少感染機會,也請家長幫學童準備口罩一個,放於書包內,需要時隨時可使用。

如經醫師診斷疑似感染手口足症、泡疹性咽峽炎或疑似腸病毒感染學童,請與導師聯繫並依教育局規定須停課7天,在家休息。

                                                              中正國小 學務處關心您

親愛的家長:

        每年4月至10月為腸病毒的群聚高峰期,因學校為團體生活的環境,校方會全力做好校園清潔及消毒工作,也請家長務必注意貴子弟的身體狀況,加強貴子弟的洗手觀念。若學童有身體不適或發燒情形,請儘快戴口罩就醫治療,並讓學童請假在家休息。

 若學童診斷為腸病毒,請讓學童在家休養7日,並通知導師;若學童診斷為感冒,請讓學童退燒後24小時,再配戴口罩返校上課。

 也請家長幫學童準備一個口罩放於書包內,需要時可隨時使用,以維護貴子弟的健康。

  中正國小學務處關心您

親愛的家長您好:

1.請家長注意居家周圍環境是否有病媒蚊孳生源(積水容器、積水區域等),並加強清除孳生源,澈底落實「巡、倒、清、刷」。

─經常並仔細巡檢居家室內、外易積水的容器。

─將積水倒掉,不要的器物予以分類或倒放。

─減少容器,留下的器具也都應該澈底清潔。

─去除斑蚊蟲卵,收拾或倒置勿再積水養蚊。

2.典型登革熱症狀:突發性的高燒、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及皮膚出疹等現象,若有上述等症狀請盡速就醫。

出血性登革熱除上述症狀外,另會有明顯的出血傾向,如果沒有及時就醫或治療,死亡率可以高達50%,所以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苓雅區中正國小學務處關心您~

狂犬病暴露「後」處理原則—1記、2沖、3送、4觀

1記-保持冷靜,牢記動物特徵

2沖-沖洗傷口立即以肥皂及清水沖洗傷口15分鐘再以優碘或70%酒精消毒。

3送-儘速送醫評估是否接種疫苗本市目前提供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種院所:

   小港醫院、聯合醫院、衛生福利部旗山醫院。

4觀-盡可能將咬人動物繫留觀察至少10天若動物兇性大發,不要冒險捕捉。

 

如何避免感染狂犬病-遵守二不一要原則

一不:不碰觸、逗弄野生動物

二不:不撿拾生病的野生動物、屍體

一要:家中寵物要打疫苗,並避免和野生動物接觸  


預防腸病毒,請家長協助預防措施如下:

(一)落實正確洗手步驟及了解洗手時機,洗手至少以肥皂搓洗手部20秒,以有效去除病毒。

(二)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以提升免疫力。

(三)生病時,應儘速就醫,並請假在家多休息,落實「生病不上學」原則。

(四)若班上已出現腸病毒個案,建請師生執行勤洗手及戴上口罩,並以500ppm漂白水進行環境清潔消毒工作。

(五)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

(六)流行期間儘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不要跟疑似病患(家人或同學)接觸。

(七)兒童玩具(尤其是帶毛玩具)經常清洗、消毒。

(八)幼童之照顧者或接觸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

(九)病童一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嗜睡、持續嘔吐、發燒、心跳加快、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等重症前兆時,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