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玉山山塊因歐亞、菲律賓板塊相擠撞而高隆,主稜脈略呈十字形,南北長而東西短,十字之交點即為玉山主峰,而玉山國家公園以山為名,因山勢峻秀,位居臺灣中央地帶,行政區域跨花蓮、高雄、南投、嘉義等四個縣市,地形可概分為東埔山塊、玉山山塊及中央山塊三大區,亦為濁水溪、高屏溪及秀姑巒溪等溪流上游之重要集水區。園區面積103,121.4公頃,屬一典型亞熱帶高山型國家公園,地理位置獨特,山峰遍布,岩塊天成,有者奇峰兀立,雄偉壯麗,氣勢磅礡;為臺灣高山少數仍保存原始風貌的地區,其間包括名聞遐邇的東北亞第一高峰,海拔3,952公尺的玉山主峰,植被隨海拔之變化而異,由亞熱帶、溫帶以至寒帶,林相次第變化,野生動物孳生,園區面積約為臺灣面積的百分之三,卻有2055種被子植物(475種單子葉植物、1580種雙子葉植物)、27種裸子植物、459種蕨類植物,231種苔蘚類植物,含括了臺灣半數以上的原生種植物;及其他如148種菌類。
約 3 百萬年至 1 百多萬年前,菲律賓海板塊上的火山島弧(海岸山脈前身)與歐亞大陸聚合、受阻並劇烈擠壓,臺灣島因而自海底隆起,造成脊梁山脈、雪山山脈變質隆起;靠近臺灣海峽側的西部麓山帶雖未變質隆升,但海峽西側盆地變淺並持續沉積,這即是形成現今的臺灣島雛形。由於碰撞持續,其後的一百萬年內臺灣島面積不斷擴增,而地形亦不斷隆升,使臺灣擁有東北亞最高峰玉山主峰(海拔3,952 公尺)。
本園區依地質特徵可細分成 5 個地質區,自西向東依次為西部麓山中新世未變質沈積岩區、雪山山脈古第三紀變質板岩系之新高群、脊梁山脈帶中新世廬山群板岩區、脊梁山脈帶古第三紀或更老亞變質板岩系之畢祿山群、及約古生代晚期變質岩基盤之大南澳雜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