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面授 : 至少2週。
(2) 同步視訊 : 至少3週。
(3) 非同步 : 至少8週。
單元內容須具相關引導學生學習之指引語,學習者能在說明引導下,循序完成學習任務。另外亦須公布課業輔導措施,例如 : 教學電子信箱、線上/實體辦公室時間。
(1) 課程二分之一以上單元或週次有提供適合學習者自學的學習指引說明。
(2) 課程二分之一以上單元或週次有提供適當的實例,例如 : 生活實例、個案、練習範例等。
(3) 課程二分之一以上單元或週次有2種適當的重點提示方式。
(4) Moodle課程網頁上須呈現課業輔導措施說明。
為提高學習參與,課程須含教學互動設計,例如 : 議題或主題討論、給予回饋、同儕互評等。
(1) 在非同步教學中,二分之一以上單元或週次 師生之間 在相關議題交互討論上之質與量均佳。
(2) 在非同步教學中,二分之一以上單元或週次 學習者之間 在相關議題交互討論上之質與量均佳。
( 質與量可依師生之間、學習者之間的發言數、發言內容、交互討論程度來衡量。 )
(3) 在同步教學中,教師能運用至少2種教學互動方式,引導學習者交互討論,例如 : 指定學生回答、報告回饋、主動提問等。
為檢視學習成效,課程須含評量或測驗設計,例如 : 作業、線上測驗(各類題型)、報告(同步口頭報告或線上繳交)、案例研討、練習、課後反思意見發表(討論區)或安排實體考試等 ; 成績評量應考量學習者線上學習歷程和參與度,例如 : Moodle平臺課程報表中的教材瀏覽次數、議題討論發言次數、回覆他人發表次數等參與上課紀錄。
(1) Moodle課程網頁上須呈現說明各種考試、作業、學習歷程紀錄等成績評量的比率及標準。
(2) 課程二分之一以上單元或週次提供適當的評量或測驗活動,內容符合教學目標,以檢核學習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