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空氣電池(metal-air battery)結合傳統乾電池與燃料電池的特性,以空氣中的氧氣作為電池的反應物。相較於其他種類電池,由於氧氣可由空氣中補充,並不需要儲存於電池中,故金屬-空氣電池同時具有高能量密度、環境友善與能源成本低等優勢,使其被視為未來極具發展潛力之儲能技術。
電池之結構通常包含活性較高之固態金屬,如鋅、鋁、鎂、鈉、鋰金屬等作為陽極,以鹼性或中性鹽類水溶液作為電解液。而陰極則為空氣極,藉由陰陽極間之電位差而產生電能。其中,鋅-空氣電池(zinc-air battery)為目前唯一商業化之金屬-空氣電池,且其實際的能量密度(1086 Wh kg-1)是鋰離子電池的兩倍以上,使得許多學者紛紛投入鋅-空氣電池之研究。以下為鋅-空氣電池的反應機制:
Phys. Chem. Chem. Phys., 2014,16, 22273-22280. DOI: 10.1039/C4CP02878C
O2 + 2 H2O + 4 e– → 4 OH– (E0 = 0.40 V)
Zn + 4 OH– → Zn(OH)42- + 4 e– (E0 = -1.25 V)
Zn(OH)42- → ZnO + 4 OH– + 2 H2O
Zn + 1/2 O2→ ZnO (E0 = 1.65 V)
鋅-空氣電池的空氣極反應物為氧氣,但礙於其動力學緩慢之因素,故需開發出高效能之觸媒材料加速反應進行。當電池在充放電時,空氣極之表面進行兩種不同的反應。在放電過程中,空氣極表面將氧氣還原成氫氧根離子(OH-),稱為氧氣還原反應(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ORR),反之,在充電過程中氫氧根離子則氧化成氧氣,稱為氧氣生成反應(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OER)。
Adv. Energy Mater. 2020, 10, 2003018. DOI: 10.1002/aenm.202003018
氧氣還原反應因本身為多個電子轉移而較複雜,因此空氣極之觸媒材料的催化活性,將直接影響反應之路徑:
(1) 直接進行4個電子轉移,使O2直接還原成OH-。
O2 + 2 H2O + 4 e- → 4 OH- (E0 = 0.40 V)
(2) 先經由2個電子轉移之路徑產生HO2-,接著HO2-再還原成OH-。
O2 + H2O + 2 e- → HO2- + OH- (E0 = - 0.07 V)
HO2- + H2O + 2 e- → 4 OH- (E0 = 0.87 V)
(3) 先經由2個電子轉移之路徑產生HO2-,接著HO2-再自催化還原產生OH-。
O2 + H2O + 2 e- → HO2- + OH- (E0 = - 0.07 V)
2 HO2- → 2 OH- + O2
(1) OH-首先吸附在活性位點上,然後通過兩個 M-Oads 中間體的結合得到O2。
M + OH− → M − OHads + e−
M − OHads + OH− → M−Oads + H2O + e−
M − Oads + M − Oads → 2 M + O2
(2) 通過 M-OOHads 中間體,將 M − OHads 轉化為 O2
M − OHads + 2 OH− → M − OOHads + H2O + e−
M − OOHads + OH− → M + O2 + H2O + e−
本實驗室對於可充式鋅-空氣電池的研究領域,未來規劃將開發高效且穩定之雙功能空氣極觸媒材料(bifunctional oxygen electrocatalyst)。現階段實驗室嘗試之觸媒材料有單原子觸媒(single-atom catalyst, SAC)、高熵合金(high-entropy alloy, H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