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課程說明(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目標在協助同學瞭解人力資源相關的理論與實務。近年來各種人資議題受到各界廣泛的關注,如高學
歷失業、人才短缺、學用落差及工作壓力等,且皆與同學未來的就業環境直接相關,因此本課程將著重於實務
情境的探討,內容包含:
1. 人力資源相關理論及其應用(如企業如何選人、如何培養人才、如何評估員工表現、如何決定員工待遇和工作環境等)
2. 人力資源管理的現況及發展趨勢(如由人事行政角色到策略性角色的轉型)
3. 人力資源管理所面臨的挑戰(如數位轉型、大數據分析及零工經濟等趨勢的影響,以及企業如何透過人力資源管理強化自身的競爭優勢)。
本課程希望藉由互動及多元的教學設計,增進同學們:
1. 獨立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2. 書面及口語表達的能力;
3. 團隊合作的能力;
4. 以及自學的能力。
二、 指定用書(Text Books)
王精文(2018)。人力資源管理:全球經驗本土實踐(7 版)。臺北市:華泰。
(原作者:Raymond A. Noe, John R. Hollenbeck, Barry Gerhart, Patrick M. Wright, 2017, 7 版)
三、 參考書籍(References)
1. 房美玉、蔡維奇、林文政、黃同圳、劉念琪、王群孝、葉穎蓉、陳春希、陸洛、鄭晉昌、胡昌亞、李誠
著(2020)。人力資源管理的十二堂課(5 版)。臺北市:天下文化。
2. 魏郁禎、黃櫻美著(2020),人力資源管理(2 版)。臺北市:普林斯頓。
3. 黃同圳(譯)(2016)。人力資源管理:全球思維臺灣觀點(11 版)(原作者:Leslie W. Rue, Nabil A. Ibrahim,Lloyd L. Byars)。臺北市:華泰文化。
4. 李志鴻(譯)(2014)。人力資源管理:行為科學的觀點與視野(原作者:Wayne F. Cascio & HermanAguinis)。臺北市:雙葉。
5. 陳玉娥(譯)(2015)。如何用大數據強化人才力?:Google、星巴克、Whole Foods 都在用的解碼管理法則(原作者:Leerom Segal, Aaron Goldstein, Jay Goldman,& Rahaf Harfoush)。臺北市:時報出版。
6. Cheers、天下、遠見、商周、管理、能力、經理人雜誌、人資小週末以及網路相關資料。
四、 教學方式(Teaching Method)
1. 理論講授及討論(40%):講授法、討論法
2. 個案分析及作品賞析(20%):影片欣賞及討論、個案研討
3. 行動實作及報告(30%):履歷自傳及模擬面談、績效管理辯論活動、員工關係活動設計、人資實務報告
4. 其他(10%):企業實務活動
五、 教學進度(Syllabus)
六、 成績考核(Evaluation)
1. 上課參與(30%):課堂活動參與30%
2. 表現評量(30%):人資實務報告30%
3. 紙筆評量(40%):期中考20%、期末考20%
人資實務報告
說明:針對指定產業收集3-5 家企業人資實務加以彙整比較,選擇其中一家進行訪談並應用所學加以評析。參考資料來源可包含書籍、網路、報章雜誌、參訪、實地觀察等。
格式
a. 報告資訊:標題/系級/姓名/學號
b. 主要內容:
- 產業/組織簡介:產業背景/各企業之主要服務或產品/人數/營業額等。
- 人資實務比較:招募甄選/訓練發展/績效管理/薪資福利/員工關係。
- 個案訪談/評析:訪談大綱及內容彙整/個案優缺點及改善建議。
- 報告心得。
c. 作業過程:組員工作分配/資料來源/其他附件。
3.進行方式
a. 期初:分組並選定產業/組織;
b. 期中:收集資料並編輯課程平台;
c. 期末:W15_12/22 前上傳簡報檔,進行口頭報告及同學提問。
指定產業
A. 傳統產業(如:味全、中鋼)
B. 電子業(如:台積電、鴻海)
C. 軟體業(如:Google、微軟)
D. 流通業(如:7-11、全家)
E. 運輸業(如:中華航空、黑貓宅急便)
F. 餐飲飯店業(如:麥當勞、CoCo)
G. 銀行壽險業(如:匯豐銀行、國泰人壽)
H. 房仲業(如:信義房屋)
I. 電子商務(如:PCHome、淘寶網)
J. 財團法人機構(如:工研院)
K. 其他(如:文創、出版等, 需與老師確認)
七、 可連結之網頁位址
1. 課程平台:https://sites.google.com/view/aprilchang0408/home
2. 工商心理實驗室FB:http://www.facebook.com/io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