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測驗

走出疫情 測出真實

<竹仁通訊 110.10>

您的快遞來了

如果您收到學校的快遞,寄送一面鏡子給貴子弟,這可不是用來潔牙,而是考試用的。國外疫情持續嚴峻,學校進行居家線上課程,土耳其某間大學為防止線上考試作弊,就對約1萬多名學生寄出裝有鏡子的包裹,要求考試時使用。該間大學校長說明:「進行線上考試時,學生得將鏡子裝在支架上,這樣就可以讓老師從攝影機看到學生是否真實作答。」

此舉一出,立刻引起各方討論,而學校面對各方的不同意見,仍堅持學位極具價值,不該發生不公正取得情事,並強調「本來要購置相關防弊軟體,但最後決定採用鏡子,雖然不科技,卻省錢而且不必擔心出現反制軟體。」

看完上面,您可能覺得莞爾一笑,不過對教育單位來說,卻自停課以來不斷討論的「線上真實」議題,其實就是如何保有「線上考試」的「真實性」,也是此篇文章我想要與家長們分享的主題。

感謝一同合作

一直以來,學校衷心感謝各位家長們的協助,從硬體的購置、軟體的安裝、系統的操作等,都有賴於您們的協助,才得以讓師生能快速順利在線上進行學習與交流。

教學與測驗是密不可分的,除線上教學外,我們更需面對家中線上測驗的考驗。就像上一段內容所提,如何因應線上測驗的實施,將成為親師生間最大的課題。

教育心理學家Weiner提出「歸因論」,認為如果孩子習慣將成就歸因於「內部且可控制的範疇」(個人努力),當孩子面對困難會比較願意持續努力,然而若習慣將成就歸於「外部且不可控制的範疇」(運氣、他人協助),孩子較無法產生控制感。

如果孩子進行線上測驗時,多獲得家長或科技協助而得到高分(獲得鼓勵、讚賞),孩子雖有努力,卻可能將成就歸因「外部-他人協助」,非歸因在個人努力。長久下來,孩子雖有努力,但可能會輕視自己努力,而過度在意那些外部及不可控制的範疇。

一同面對真實

因應隨時未來可能的停課而影響到定期評量,學校雖然不會寄「鏡子」給大家,但會視疫情狀況,適時從小考開始,讓孩子練習線上測驗。

韓國影集《魷魚遊戲》以韓國兒童大地遊戲為主軸,描述一群社會邊緣人因緣際會下受邀比賽,為了奪得456億韓元獎金,他們必須拼個你死我活!最後456號主角雖然存活下來,贏得獎金,卻因遊戲過程中背負著巨大的罪惡感,內心無法獲得真正的自由。

測驗的意義在於呈現出學習狀況,而不在高低比較,真實性比分數本身更值得被讚賞。孩子選擇真實面對自己的學習狀況,依自己的學習狀況認真努力作答,不依賴「造假與協助」,因而也不需擺脫造假後的「罪惡感」,才是讓自己內心真正自由的選擇。

感謝家長們能成為孩子良好品德的榜樣,願我們彼此能在這動盪不安的時代裡,帶著這一股穩定與真實的力量,共同走出疫情,成為我們前進的原動力。

參考資料: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012240024.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