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學年度聯絡簿閩南語俗諺20句
1. 剃頭店公休──無理髮(無你法) Thì-thâu-tiàm kong-hiu—bô lí-huat (bô lí huat)。
理髮店公休,當然不提供理髮的服務。「無你法」發音和「無理髮」完全相同。引申為拿某人沒辦法。
2. 一兩三五六七八九十──無寫四(無捨施) tsi̍t nn̄g sann gōo la̍k tshit peh káu tsa̍p—bô siá sì (bô siá-sì)。「無捨施」發音和「無寫四」相同。意思是指某人很可憐。
3. 十角──一箍散散 Tsa̍p kak—Tsi̍t khoo tsuànn-suànn。
「一箍」是一塊錢。「十角」(十個一毛錢)等於「一箍」。「一箍散散」是一塊錢打散成十個一角,引申為人做事漫不經心、經常丟三落四。
4. 空手撈魚──無網(無望)Khang tshiú hôo-hî—bô bāng。
空手撈魚表示沒有使用網子,台語說成「無網」,和毫無希望的「無望」發音相同。比喻成功的希望渺茫。
4. 鴨仔過溪──無蹽(無聊) Ah-á kuè khe—bô liâu (bô-liâu)。
涉水過溪叫「蹽水」。鴨子會游泳,不必涉水,所以「無蹽」(沒有涉水),發音和「無聊」相同。如果有人淨做無聊的事,就可以這麼說。
5. 毋是在欉黃的──穩的 M̄ sī tsāi-tsâng-n̂g--ê—ún--ê。
「在欉黃的」是指水果在樹上熟了才摘下來食用。「穩」是催熟的意思。如果摘下時還沒熟,就必須先催熟才能吃。經過催熟的水果叫做「穩的」。「穩的」也是有把握的意思,因此引申為勝券在握。
6. 土地公處斬──無頭神 Thóo-tī-kong tshú-tsám—bô-thâu sîn (bô-thâu-sîn)。
土地公被斬首,就成了「無頭神」。台語的「無頭神」是記性不好的意思。用以表示某人非常健忘。
7. 孫仔佮阿媽睏──鎮公所 Sun-á kah a-má khùn—tìn kong sóo ( Tìn-kong-sóo)。
「鎮」是占據的意思。孫子跟奶奶睡,就是「鎮阿公的所在」(佔了爺爺的位置),正好和「鎮公所」(行政機關)同音。
8. 九塊碗十个人──加人(基隆) Káu tè uánn tsa̍p ê lâng—ke lâng (Ke-lâng)。
九個碗,卻有十個人,明顯的多出了一個人,所以說「加人」(多出了人),發音和「基隆」相同。
9. 便所彈吉他──臭彈 Piān-sóo tuânn gì-tà—tshàu-tuānn。
廁所通常味道不好,所以在廁所裡頭彈吉他就說成是「臭彈」。台語的「臭彈」是吹牛或誇大其辭的意思。
10. 乞食揹葫蘆──假仙 Khit-tsia̍h phāinn hôo-lôo—ké sian(ké-sian)。
「乞食」就是乞丐。乞丐背著葫蘆,好像要假扮成神仙,所以說是「假仙」。「假仙」通常是說人假惺惺、裝模作樣的意思。
11. 一空掠雙隻──好空 Tsi̍t khang lia̍h siang tsiah—hó-khang。
「空」就是洞。「好空」通常是指撈到肥缺、得到好處或有賺頭的意思。一個洞就能捕捉到兩隻獵物,當然是「好空」。
12. 腳底抹粉──妝跤(庄跤) (Kha-té buah-hún—tsng-kha)。
「庄跤」就是鄉下。腳底抹粉是在「妝跤」(裝扮腳),這樣說正好和「庄跤」同音。
13. 曲痀馬──駱駝(樂跎) (Khiau-ku bé—lo̍k-tô)。
「曲痀」就是駝背。馬沒有駝峰,所以「曲痀馬」就像駱駝一樣。「樂跎」是閒逛、逍遙玩樂的意思,和「駱駝」同音。如果有人常常出去玩,就可以說他是「曲痀馬」,定定出去樂跎。
14. 外省人食柑仔──酸(旋) (Guā-síng-lâng tsia̍h kam-á—suan)。
「旋」是溜走、逃跑的意思。「酸」的華語發音和台語的「旋」完全相同。所以這句話相當於華語裡的『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15. 甘蔗規枝嚙──無鏨節(無站節) Kam-tsià kui ki gè—bô tsām tsat (bô-tsām-tsat)。
甘蔗整枝啃表示沒有斬斷成一節一節的,所以說「無鏨節」,剛好和「無站節」同音。意指某人說話沒有分寸,行事不知進退。
16. 圓仔炒大麵──膏膏纏 (Înn-á tshá tuā-mī—ko-ko-tînn)。
湯圓是用糯米做的,黏性很高,跟麵條炒在一起,一定糊成一團,所以說是「膏膏纏」。引申為糾纏不清的意思。
17. 狗吠火車──無彩工 (Káu puī hué-tshia—bô-tshái kang)。
狗對著火車吠,完全不起作用,就叫做「無彩工」。所以狗吠火車是指所做的事白費功夫。
18. 四兩雞仔半斤頭──大頭雞(大頭家) (Sì niú ke-á puànn kin thâu—tuā thâu-ke)。
四兩的雞卻有半斤的頭(誇大的說法),一隻大頭雞,發音和大老板的「大頭家」完全相同,就是指大老板。
19. 烏矸仔貯豆油──看攏無 (Oo kan-á té tāu-iû—khuànn lóng bô)。
用黑色的玻璃瓶裝黑色的醬油,什麼也看不出來,所以叫做「看攏無」或「看袂出來」。比喻一個人深藏不露。
20. 規欉好好──無剉(無錯) (Kui tsâng hó-hó—bô-tshò)。
砍樹叫做「剉樹仔」,一棵完好無缺的樹,當然是未經砍伐的,所以說「無剉」。這個說法和「無錯」(沒錯)發音相同。贊同某人的說法時,就可以說規欉好好。
111學年度第二學期 每週一句俗諺
聯絡簿俗諺十句
1.食少有滋味,食濟無趣味。(淺嚐輒止,才能回味無窮)
2.未行軍,先攢糧。(未雨綢繆,有備無患)
3.少年拚出名,食老惜名聲。(虎死留皮,人死留名)
4.上山觀山勢,入門看人意。(臨機應變、應對要得體)
5.細隻船,袂堪得重載。(量力而為)
6.賣茶講茶芳,賣花講花紅。(老王賣瓜,自賣自誇)
7.乞食下大願。(痴人說夢)
8.青盲毋驚槍。(出生之犢不畏虎)
9.會曉行路,毋驚早暗。(閱歷深、識時務)
10.頭燒燒,尾冷冷。(虎頭蛇尾,做事三分鐘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