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科技以及經濟的發展,產業變遷十分快速,卻也延伸出許多關乎環境破壞、健康醫療、城鄉失衡、人權保障等各式社會議題。因此,本競賽以「社會創新」為主軸:「藉由科技或商業等模式的創新應用,改變社會各個群體間的互動關係,並從這樣的改變中,以實踐行動有效解決社會議題,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鼓勵學生延伸課堂的學習,跳脫系所的框架,培養自主學習、問題分析、創意思考、跨域整合、社會實踐的能力,進一步結合專業技術與實務應用於社會議題的創新解決。
一、參加對象
(一)對社會創新具有想法或行動的學生皆歡迎報名參賽。
(例如:教學發展中心ideaNCU創意社群、通識教育中心跨領域社會參與學分學程,及各系所或單位等落實社會創新實踐行動的學生團隊。)
(二)可跨系組成團隊,每組至多5位學生,至多2位指導老師。
二、實施方式
(一)參賽組別
1. 提出社會議題創新解決構想,且已執行並具有成果者請報名【A組】。
2. 提出社會議題創新解決構想,但未執行或尚在執行者請報名【B組】。
(二)參賽規準
【A組】及【B組】分別依下列項目進行內容審查:
1. 【A組】
※議題探討(20%):探討議題對社會的重要性與受影響的人事時地物。
※現況分析(20%):根據文獻資料分析過去或現有方案的優劣與困境。
※解決方案(20%):針對議題成因進一步提出有效且可實踐的創新解決方案。
※行動成效(20%):行動方案落實程度與達到議題解決目標的成效。
※反思回饋(20%):分析與反思行動方案成果以提出未來精進做法。
2. 【B組】
※議題探討(25%):探討議題對社會的重要性與受影響的人事時地物。
※現況分析(25%):根據文獻資料分析過去或現有方案的優劣與困境。
※解決方案(25%):針對議題成因進一步提出有效且可實踐的創新解決方案。
※評估機制(25%):建立行動方案達到議題解決目標的評估及反饋機制。
三、評比方式
(一)參賽規則
1. 簡報依排定的時間及場次進行發表,現場提供電腦、布幕、投影機、投影筆等設備。(*因疫情嚴峻,改採線上發表)
2. 若參賽團隊未於排定的時間及場次進行發表,發生二次唱名未到的情形,以缺席論並取消其競賽資格。
3. 參賽團隊須準備8分鐘簡報內容及8分鐘委員答辯,於規定時間內進行公開發表。簡報6分鐘時按鈴1聲提醒,8分鐘時按鈴2聲終止。
4. 評審團為聘請校內各院系所學者或校外專家共同組成,評審團設總召集人1名,負責主持評審會議及評審相關工作事務之協調。
(二)參賽獎勵
1. 依「專題審查40%」與「簡報評比60%」選出社會創新【特優獎】、【優等獎】以及【佳作獎】各1名。
2. 依海報區人氣投票數,選出社會創新【人氣獎】1名。(*因疫情嚴峻,改採線上票選)
3. 凡參賽學生全程參與者頒發參賽證明乙紙,該組指導老師頒發指導證明乙紙。
※特優獎:獎狀乙張、競賽獎金10,000元
※優等獎:獎狀乙張、競賽獎金6,000元
※佳作獎:獎狀乙張、競賽獎金2,000元
※人氣獎:獎狀乙張、競賽獎金2,000元
四、報名方式
(一)點我競賽報名:
即日起至110年5月7日(星期五)24時00分前完成線上報名,並上傳參賽切結書掃描電子檔,參賽切結書請參見簡章附件一。
(二)點我專題上傳:
完成線上報名者,110年5月17日起至6月9日(星期三)24時00分前上傳社會創新專題電子檔,檔案格式為*.pdf。
(三)點我簡報與海報上傳 :
完成線上報名者,110年5月17日起至6月30日(星期三)24時00分前上傳社會創新簡報電子檔,檔案格式為*.pdf或*.pptx。以及上傳社會創新海報電子檔,檔案格式為*.pdf。
五、競賽日期與地點
(一)競賽日期:110年7月18日(星期日)上午08:00~16:30
(一)競賽地點:*因疫情嚴峻,改採Google Meet線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