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Courses Intro.

主題:視覺認知與情緒調節的相關研究與應用
講師:阮啟弘講座教授
課程介紹:現代人生活中面臨許多壓力,因此出現越來越多憂鬱症、情緒失調、睡眠不良、注意力分散、失智或過動等問題。這些神經或精神症狀和問題,都與不同程度的注意力以及認知控制缺陷有關。在此次主題課程中,預計分享注意力、情緒調節、視覺認知及情緒的認知神經科學研究與相關日常生活應用等內容,幫助學員對認知神經科學如何探討人類視覺認知和情緒能有初步認識。


主題:統計學習和神經美學
講師:吳   嫻教授
課程介紹:人類和其他物種共有許多認知功能,但似乎只有人類能自如的運用語言、欣賞藝術、計算數量。究竟我們的大腦如何處理語言、美感、數字等抽象的概念? 理解和表達這些概念的歷程是否會受到文化、經驗的影響? 在此演講中,我將簡單介紹學者如何利用設計精良的實驗和尖端的研究工具,嘗試回答這些深具挑戰性的問題。

主題:用腦看記憶
講師:鄭仕坤教授
課程介紹:記憶簡而言之是人類對於過去經驗的存取,是形塑自我的重要歷程,每個人對於事件發    生的記憶都會受當時的環境、時間、背景所影響,目前,我們仍在積極研究大腦對於事    件發生的編碼、儲存與提取的反應區域,以理解記憶形成的過程。在此次專題演講中, 我將介紹當今認知神經科學工具如何結合實驗心理學方法,探索記憶形成與提取,人們    為何在重大事故或創傷後記憶出現記憶空白,以及為何人們會有記憶錯置等議題。

主題:運動與認知
講師:張智宏副教授
課程介紹:動物因為在環境中移動,需要對環境中各種可能的變化做好預先準備或即時反應,因此驅使天擇演化出神經系統與大腦,而有別於不需運動的植物。
這門課將介紹認知神經科學如何以腦造影技術,探討腦如何控制人的運動能力,以及運動訓練如何改善大腦與認知能力。 

主題:從腦科學角度看音樂對認知功能的重要性
講師:謝宜蕙副教授
課程介紹:音樂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近年以來,運用腦造影等研究工具,科學家能觀測人腦處理音樂訊息時的腦區活化型態。本課程將介紹音樂與其他認知系統的連結以及相關的大腦神經機制,並藉由音樂認知的實驗來導入相關議題的介紹。內容包括:音高訊息的處理與音感,音程與旋律的辨識,音樂與情緒,音樂中美學的神經迴路以及聲音在3D立體空間中的定位等。藉由這些音樂認知方面的核心議題,可以更加了解聽覺皮質區如何與其它腦區聯合運作,以處理音樂的各種面向。 

主題:大腦認知的時間尺度以及自然界的節律
講師:梁偉光副教授
課程介紹:在許多認知歷程的行為實驗所收集的腦訊號上,傳統的ERP分析雖然能反映實驗操弄下不同條件之間的差異,卻很難表達複雜且快速的神經網路效率及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在這個課程中,我將用多尺度熵 (Multiscale Entropy, MSE)的觀點來介紹認知歷程中大腦所展現出的複雜性以及其對認知能力的影響,同時也將介紹大腦中大尺度整合(Large-scale coordination)的概念,以表達出我們的大腦是既複雜又和諧的。 

主題:聽見大腦在說話:語言學與資訊科學的應用實例
講師:徐峻賢助理教授
課程介紹:
*學員們請先閱讀課程講義內「演講前提問」,並且在課堂上表明想進一步了解,或者討論的題目。
在人類心智中,神經語言學的議題反應了人類最特殊的心智潛能。為了有效的探索這些議題,研究者必須掌握跨領域知識,針對目標語言(比如,台灣地區的現代漢語)搜集語料,然後從語言特性設定研究假設,比如以語料分析、計算科學、認知心理學實驗、腦造影實驗等方式探討人類的語言特徵,以及語言處理、習得的機制。在這個主題中,我們將體驗經典的語言學實驗典範,並且藉由操作各類型的語言資料庫來觀察語言的抽象結構,以及推論人類如何儲存、處理語言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