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課程學習
按個別主題安排相關專題研習,包括音樂、舞蹈體驗。
積極培養多方面興趣,提升理解及表達能力。
與其他科組合作,製作跨學科研習項目,包括音樂劇、化妝體驗、道具製作。
價值觀教育
透過「觀察」及「探討」不同人物的性格及行為,培養同理心,並從各種故事中剖析。
培育正面價值觀和積極態度,幫助同學在成長的不同階段,當遇上與個人、家庭、社會、國家相關的議題之際,能以此作為判斷的依歸,並勇於承擔和實踐。
為同學提供創作及發揮的機會,透過創作「健康」、「積極」及「正面」的故事,提升學生對自我、社會、民族的責任感,培養優良品格,建立積極的人生觀。
安排同學觀賞戲劇,培養關注弱勢社群;培養對國家和社會的歸屬感,承擔國民責任。
透過分組排練,建立正確的社交習慣,並尊重不同族裔同學的文化及生活習慣。
專題研習
推行專題研習以發揮自主學習精神,培養共通能力。
於「戲劇創作專題研習」中,分別需處理「導演」、「演員」、「佈景設計」、「道具統籌」、「音響設計」、「形象設計」及「燈光設計」,各方面能力均有一定程度要求。
資訊科技教育
應用資訊科技改進學習能力,透過互聯網欣賞戲劇片段。
利用互聯網搜尋有關專題研習課題資料。
電子學習:利用教學軟件設計教材,包括Google form, Nearpod等。
處理學習差異
積極修補差異,提高興趣,課堂深入淺出,以「多實踐」為原則。
作業及評核方式多樣化,務求評估多元能力。
運用朋輩協作學習,鼓勵能力較高的同學作小老師,協助有需要的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