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班(三年甲班)目前在籍學生有男9人,女11人,計20人。
2. 家長職業大部分從事農業及工業。
3.孩子的學習狀況:
1. 學校願景:健康、質樸、創造
2. 品格核心: 孝悌、尊重、感恩、勤勞、善念、自律、正義、合作、正直、誠信、守法、節儉、自省、負責、勇氣、思辨
3. 成為有禮貌、秩序佳、愛整潔的班級。。
4. 希望小朋友能相互尊重及合作、彼此關心、協助對方。
5. 對於各項學習及活動能盡力參與。
1. 培養學生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自治能力。
2. 儘可能將教室環境安排得舒適,光線、動線儘可能安排妥善,並使學習環境豐富多元化。
3. 學生在生活與學習上的困難,都能儘可能得到協助與解決。
4. 健康的體能及建立規律的作息習慣。
5. 提供活潑生動富變化的課程,提升學習效率。
6. 培養尊重自己、尊重別人的態度,學習處理群己關係,如何去愛。
7.營造溫馨、和諧與安全的開放學習環境;品性重於課業。在班級之內發揮相互扶持,彼此照顧的溫暖氣氛。
8. 加強師生互動,增進彼此的瞭解與信任,讓學生快樂的學習成長。
9. 尊重孩童個別差異,因材施教實施適性化教學,經營兒童多元智慧,建立其自信心。
10. 充分掌握學生過去的學習經驗與成就,瞭解學生的需求。
11. 養成學生健康的飲食、生活習慣,注意視力保健,多運動,立好健康的基石。
12.鼓勵孩子多閱讀,以充實知識、增廣見聞。
一、座位安排
按照學生的情況並配合教學需要,選擇座位排列的方式採用分組坐。排列原則如下:
1、按照身高排
為了讓小朋友都能看清楚,基本上將個子小的同學排前面,個子高的排後面。
2、男生和女生坐
為了增進兩性交往與和諧,通常讓男生和女生交錯坐,也避免同性之間不停交談的情況。
3、狀況特殊的學生另外安排
例如:眼睛接受矯治,看不清楚黑板的字的小朋友,排到前座。注意力不集中或課業落後的學生,也視其狀況排到適合之座位。
4、分組坐之排法
依照課程需要採分組坐時,除了以上之原則,分組時採用異質分組,將不同特質的學生平均分配在每一組,使每一組的學生能學習到不同的優點。
5、每隔一次月考輪調一次
避免視覺(如:斜視、反光)、環境(如:陽光西曬)等問題。
二、清掃工作和值日生的分配
※分配原則及方法
(1)本學期由老師和學生共同協調分配每人擔任適當的工作。
(2) 本學期掃地工作內容:
外掃區—後棟教室與操場間的花圃
內掃區—三年甲班教室、英語教室、樓梯、中廊、三甲教室旁穿堂
※值日生工作
(1)利用下課時間,檢查維護教室清潔。
(2)負責擦黑板。
(3)倒垃圾並清洗垃圾桶。
三.班級自治幹部及學校服務工作
學期初選出班長、學藝長、服務長、各領域(自然社會藝文)小老師、組長(4名)為班級同學及老師服務,建立每位幹部應盡的事務,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四.獎懲制度的建立
訂出班級的常規後,為使小朋友切實遵守,達到預期的效果,也訂出一套獎懲制度。
(1) 獎
個人獎懲方式:聯絡簿蓋印章或扣印章
1、每天完成功課並請家長簽章得一個印章
2、特殊表現,例如:主動訂正錯字、午休秩序良好等
3、功課未準時交出或表現不佳:不蓋章(或扣印章)
(2)懲
1、留班培養氣質。
2、知會家長。
3、請求校長或主任協助。
五.學生輔導:
(一)國小階段的「好學生」指的是下列表現:
1.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品德(如有禮貌、愛整潔、守秩序、負責任)。
2.面臨問題會自己設法解決,並從經驗中學習。
3.樂觀進取並有正當的休閒活動。
4.能合群,人際關係良好。
5.發展多元智慧,鼓勵行行出狀元。
(二)圓滿的人際關係:
孩子從家庭步入學校,面對的是各類型的同伴,良好的人際關係,可提供孩子生活,並有助於他將來的事業發展,如何幫助他呢?
1. 鼓勵孩子經常面帶微笑。
2. 儀容、服裝整齊清潔。
3. 鼓勵孩子在能力範圍多幫助別人。
4. 多和同學打招呼、問好、讚美別人的優點。
5. 待人真心誠意有信用,不欺騙,不捉弄同學。
6. 樂觀善良、充滿愛心,常懷感謝心與人相處。
7. 多參加團體活動,建立尊重、誠實、有禮的人際應對。
8. 培養合作學習態度,發揮互助合作精神。
六、生活教育輔導
1.飲食禮儀指導,並強調不偏食,避免垃圾食物與含糖飲料,多喝牛奶,早餐一定要吃。
2.注意燈光與坐姿,重視視力保健。
3.關心每一個人,培養良好的德性。
4.生活灑掃應對進退指導。
5.用餐時間,指導用餐禮節,並養成餐前洗手、餐後刷牙的好習慣。
6.隨手關燈及電扇,節能省碳。
7.注意自己的座位、抽屜、櫃子整潔,定期整理。
七、學習輔導
1.利用彈性時間以及下課時間,進行補救教學。
2.加強閱讀以及寫作能力,利用週一、四晨光閱讀時間進行唐詩及指定文章或書籍共同閱讀;國語日報文章選讀及學習單練習;結合數學相關概念之閱讀。
3.遴選合適的孩子協助老師對落後學生進行課業輔助。
4.輔導孩子對於訂正作業的認知與執行,讓孩子養成隨時訂正好習慣,以避免重複的錯誤。
1. 校本課程實施
2. 議題融入課程實施
3. 晨光閱讀
4. 校外教學
5. 配合節令融入課程:中秋節、教師節、國慶日等
1.大致分為講臺、學生座位、學生置物櫃、班級圖書區、佈告欄、教具箱、掃地用具擺放區等
2.以師生能運用之最大空間為規劃範圍。
3.教室用品有固定的擺放位置,提醒同學能隨時自行動手整理。
一.利用班親會、聯絡簿、電話、孩子接送時間,作親師溝通交流。
ㄧ、師生人際關係
1.對每一位學生均展現關注,建立彼此之間的信任與愛。
2.支持、鼓勵、真誠讚美每一位學生。
3.真心幫助每一位學生。
4.自己以身作則。
二、學生人際關係
1.在班上鼓勵學生展現友善、積極的態度,真誠的讚美及幫助其它同學。
2.增加彼此互動的機會,例如:找一個時間,讓學生暢所欲言,一同協助人際關係不佳的小朋友,溫馨談話,彼此了解想法。
3.讓全班共同完成一項任務,凝聚彼此向心力。
三、老師與家長人際關係
1.定期與家長溝通。
2.引導家長了解學生在校表現情形,或觀看學生學習資料。
3.了解家長的期待,並說明自己對孩子的期待,熱切期盼家長的支持。
ㄧ.早餐最重要:
為讓孩子們有足夠的精神、請家長每日盡量抽空為孩子準備好營養早餐、不要帶零用錢來學校。
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請家長每日睡前撥冗指導孩子整理書包。
2、分擔能力許可之家事,學習負責。
3、告知孩子非自己物品勿取,以免養成行為偏差。
4、叮嚀回家功課要專心認真完成的好習慣。
三.學校作息與規定:
1、每天7:30~7:40之間到校,若要請假請務必先告知、打電話向老師請假並於智慧校園app請假,以掌握孩子安全。
2、每週星期二、五穿運動服。
3、孩子若有發燒狀況請在家休息向導師請假,在學校勤洗手,預防疾病傳染。
家長配合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