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走訪衛武營
走訪衛武營
🍀如何到達?
從前鎮高中站出發,搭乘捷運紅線到美麗島站,轉捷橘線到衛武營站下車。
✮*¨¨*廳院介紹
🍀戶外劇場
此建築位於衛武營都會公園旁,採曲面結構,從地面延伸至屋頂,融合風向與景觀。開放空間提供絕佳夕陽視野與微風,無邊曲線與座席設計,創造出一個非典型的多元演藝空間。
🍀建築外觀
荷蘭建築師 法蘭韾.侯班(Francine Houben)
荷蘭建築師法蘭韾・侯班(Francine Houben)以衛武營榕樹群為靈感,設計流線型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佔地9.9公頃,建物3.3公頃,毗鄰47公頃的衛武營都會公園,巧妙融入綠意環境,讓劇場與生活零距離相融。
🍀歌劇院
這座歌劇院是台灣最大演出舞台,專為歌劇、戲劇、舞蹈及跨領域表演設計,並採全自動化舞台機械。劇院採馬蹄形座位配置,一樓分四區,二、三樓為連續水平座位,提升視覺流暢感。舞台前方設有 80 平方公尺可升降樂池,容納完整樂團,演奏大型歌劇如《玫瑰騎士》。舞台系統由荷蘭劇場顧問設計,奧地利 Waagner-Biro 公司施工與安裝。
🍀音樂廳
音樂廳採葡萄園式座席設計,確保最佳聲音與視野。座椅環繞舞台,讓觀眾更貼近指揮與演奏家。主舞台由 15 台升降樂池平台組成,搭配可調整的音響反射板,依演出需求調整高度與角度,提供最佳音效。音樂廳內設有台灣最大管風琴,由德國 Johannes Klais Orgelbau 製造,擁有 9,085 支音管,與內裝完美融合,帶來震撼的視聽體驗。
🍀戲劇院
戲劇院專為戲劇與舞蹈表演設計,擁有鏡框式與三面式舞台。三面舞台增強觀眾與演員的互動,鏡框舞台可轉換為三面式。劇院由電腦輔助運作,設計由荷蘭劇場顧問負責,奧地利 Waagner-Biro 施工。舞台前方有 8 組升降機與可拆卸座椅,並設有三組升降平台,能轉換為樂師區,保留表演親近感。
🍀表演廳
表演廳主要用於室內樂、獨奏及小型表演,並可調節吸音值以達最佳音效。廳內採傳統鞋盒型設計,中央矮牆分隔空間,提供前側音響反射。後方的穿孔木板與可調吸音簾根據需求調整,確保最佳聲學效果。
🍀榕樹廣場
榕樹廣場是衛武營廳院間的半戶外公共空間,設計如樹穴般的自由曲面,結合造船技術,營造榕樹下乘涼的意象。建築師法蘭韾.侯班以衛武營老榕樹群為靈感,創造出充滿穿透感與呼吸節奏的廣場空間,成為整體建築的靈魂
🍀公共鋼琴
衛武營的公共鋼琴為平台鋼琴,放置於榕樹廣場靠近歌劇院東側入口位置,開放使用時間為每日早上8點至晚上11點,所有人皆可自由使用不須登記,路過民眾若一時技癢,可自由上座彈奏,與周遭眾人分享音樂的美好。為確保鋼琴演奏品質,館方將定時每日巡檢鋼琴。
✮*¨¨*樓層介紹
🌟1-2樓有表演廳,歌劇院,音樂廳,戲劇院,戶外劇場,公共鋼琴
🌟3樓有樹冠露台,表演廳,歌劇院,音樂廳,戲劇院,戶外劇場,展覽廳
✮*¨¨*大事記Chronology
🌟2024年1月26日,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與美國紐約公眾劇院簽署合作意向書,展開為期3年的合作,交流場館與社區間的藝術推廣及公眾參與經驗。
🌟2024年5月8日,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進行首次重大危安事件演練,由警政署主辦,並與高雄市警察局合作,進行場館內公共安全事故的實地操作訓練。
🌟2024年8月23日,文化部政務次長與OISTAT國際劇場組織總裁Aby Cohen於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簽署協議,確定OISTAT總部將續留臺灣至2030年,並深化長期合作關係。
✮*¨¨*重點活動
🌟衛武營小時光
🌟衛武營爵士週
🌟衛武營國際音樂節
🌟衛武營管風琴音樂節
🌟南山舞動列車艾麗絲
🌟南山舞動列車艾麗絲
✮*¨¨*景觀
🌟衛武營燈光秀
🌟衛武營燈光秀
🌟衛武營燈光秀
🌟衛武營燈光秀
🌟衛武營聖誕布置
🌟衛武營聖誕布置
🌟衛武營的夜色
✮*¨¨*衛武營駐地藝術家
衛武營首位駐地藝術家 周書毅
駐地藝術家為衛武營帶來更多藝術氛圍,並開創更多創意可能。駐地不僅是承諾,也讓藝術家與在地文化緊密結合,創造藝術、生活與社會的深刻聯繫。
✮*¨¨*藝術園區
衛武營為何從軍營變成藝術園區
衛武營從軍營轉型為藝術園區,藉由地方政府推動,振興區域發展,並利用其歷史背景和地理優勢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轉型後,衛武營成為綜合藝術平台,提升社區藝術氛圍與經濟活力,並重新詮釋歷史空間。
走訪衛武迷迷村
👍衛武迷迷村介紹
❁衛武迷迷村(衛武營彩繪社區)
地址 : 高雄市苓雅區尚勇路6號
衛武迷迷村是全台首座大型藝術壁畫社區,集合來自24國、逾50位藝術家的創作,部分作品高達13層樓。這些壁畫分布在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北側,涵蓋建軍路、澄清路等區域,每年11月舉辦國際街頭藝術節。從2016年起,已累積近200件作品,並持續增長。遊客可隨意漫遊,或根據尋寶圖的10大主題探索,但須尊重當地居民,避免打擾。
👍大書櫃
❁從捷運站出來,最先看到的會是這個3層大書櫃,人站在下面顯得渺小。仔細看,書名好像是真的,沒有亂編。
👍作品涵義
❁底下除了兩隻犀牛,還有一隻羚羊。迷迷村總共有17隻不同斑紋的羚羊,有特殊的意義。因為這裡是高雄市苓雅區,諧音就是羚羊,很貼切台灣人諧音梗的文化。
❁像不遠處的這隻珊瑚羚羊的發想,就是把羊角當成珊瑚,所以四周有游魚圍繞,非常貼切的想像力。每件作品都有它獨特的涵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