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課綱推動及特色課程發展簡介
|高中班群與課程學習地圖
高中新課綱推動及特色課程發展簡介
|高中班群與課程學習地圖
新課綱課程架構下,高中如何分班群?
新課綱上路後,高一升高二的分組制度,從原來的「類組制」改為升學導向更加明確的「班群制」。高中各校在班群的數量與名稱安排上各有不同,主要依學校的師資條件、發展特色、升學進路等因素規劃,發展出對接大學各學群的加深加廣、多元選修等課程,以加強重點學科的學習,同時滿足學生適性探索及升學的需求。
▲參考資料:
依據教育部「高級中等學校課程規劃及實施要點」,高中學校實施適性分組教學,「以數個班級為一個班群,並考量學生個人意願及該學科之學習需求,進行適性分組」。另外,關於選修課程的規劃與開課,「學校應提供採班群方式開課及跨班選修課程,由學生依其生涯進路及興趣自主選修,且加深加廣選修課程應滿足學生銜接不同進路大學教育之需要」。
以臺北市立中正高中為例,高一為試探起點,安排一門2學分「多元選修」提供學生試探升學進路;高二、高三強化適性差異發展,分6個班群,包括社會組傾向的「商業管理財經」、「法心大傳教育」、「文史哲藝外語」班群,以及自然組傾向「工程電機資訊」、「數理建環資設」、「生醫農化運動」班群,將加深科目依班群建立模塊,在各班群下細分多元選修及進階選修課程供學生選擇。
▼中正高中110學年度入學學生課程地圖(來源:中正高中)
▼中正高中110學年度六大班群課程地圖(來源:中正高中)
新北市立中和高中以「探索適性→連結統整→聚焦定向」作為課程發展與學習的脈絡,立足於專業必修課程的知識基礎,各班群逐步規劃「多元選修」、「專題選修」「加深加廣」、「補強性選修」、「充實性教學」等各類型課程。
學生自高二分「文史哲」、「商管法」、「數理工」、「生醫學」4個班群,其中在數學領域課程的規劃上,「商管法」班群對應對數學有高需求的大學科系,因此安排學生在高二修習數學A。此外,各班群在高三「加深加廣課程」安排「數學甲」(偏工程數學)或「數學乙」(偏商管)的學習,為銜接不同進路大學科系所需專業做準備。
◎參考資料:
108課綱數學領域大考變革:
高中數學科核心概念及學習重點/教育部國教署數學學科中心網頁。
考生注意!111年大學學測、分科測驗數學參採標準公布/親子天下王韻齡撰文2021-04-30。
大學招聯會-大學繁星推薦、申請入學、分發入學參採數學考科查詢系統。
108課綱普高數學課程三軌學習路徑說明(國教署)
新課綱普通型高中各類別課程對應之學習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