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招生專業化活動花絮
|專訪應用經濟與管理學系王俊如主任
大學招生專業化活動花絮
|專訪應用經濟與管理學系王俊如主任
(三) 申請入學備審資料及面試技巧
Q.本校經管系的特色。
★ 宜蘭大學經管系是全國少數把經濟跟企管放在同一個學系的大學校系,我們比一般經濟系更強調實務運用,也比一般企管系訓練更紮實的邏輯分析基礎,這是我們系的一大特色。
「經濟」是理論推理嚴謹的學科,非常重視邏輯,也是商管領域學習的基礎,進階的經濟學則比較抽象,這讓人感覺它在應用層面上比較弱一點;那「企管」剛好相反,它被定位為實務導向解決問題的一門學科,更強調在商學領域的應用,從中學到的工具非常廣泛。我們把經濟與管理放在一起大概有些好處,我們比一般學校的企管系,提供經濟方面更進階紮實的邏輯訓練;而相較於一般學校的經濟系,則又多了管理學方面的訓練及學習資源,我們很強調能將書本的原理原則與理論概念學以致用,解決實務問題。
★「延後分流」幫助同學在對商科專業領域有些基礎認識後,再選擇主修的領域方向。
宜大經管系將專業領域分成四大學群,分別是「經營管理學群」、「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群」、「財務金融學群」、「休閒經濟與管理學群」,各學群領域專業都不一樣,適合的人格特質、需要的能力有所差別,學生畢業前必須在四大群裡面選擇一個主修一個副修。
這樣的設計有兩個好處:第一,引導學生安排選修課程的方向,希望同學在選課時能連結生涯規劃,思考將來到底要朝哪個方向去選擇。第二,就在系裡面提供延後分流,同學能在真正了解自己的興趣跟方向之後,再去選擇要主修的專業領域。
▲經管系學系活動剪影
Q.經管系的選才重點。
★ 經管系重視學生的學習動機及面試的應答態度,建議同學應深入認識學系特色,並可以跟個人目標作結合在備審資料中呈現。
我們比較重視學生的求學動機與學習態度的強弱,這跟我們的學科性質有關,商科是一門入門比較容易,但是精通很艱難的科目,所謂入門很容易是指它不像理工科系有相當的門檻,比如你高中數學沒學好,進到大學微積分課本一翻開全部看不懂,它有像這樣的門檻。而商科相較之下好入門,同學只要有心有願意投入學習,讓評審委員看出你有強烈的選系動機或是很正面的學習態度,那麼即便你過去在學校的英文、數學學得不是非常好,要跨入商科這個領域都不是問題。換句話說,比起成績表現,我們更重視學生的學習表現態度。
▲如何判斷求學動機、學習態度的強弱?
兩個方面,第一,從書審資料呈現的內容,例如「你申請本系的動機是什麼?」有的人選系動機強烈,他能將我們學系有什麼特色具體的寫出來,這表示他有上我們的網頁去查資料仔細了解過,再者是能跟他個人的背景以及將來的目標緊密做結合,那表示他有深思過這個問題,能結合自己的優勢、劣勢,連結我們學校學系的特色,發現這對他而言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表示他有用心準備;相較之下,有的人會回答「我爸爸從商所以我從小想念商科」,這個理由就比較薄弱。
第二,面試的表現,我們非常重視學生應答的態度。比方說有的學生明顯沒有準備,2-3分鐘自我介紹他可能30秒就講完然後就不想再說,或者是口試委員問問題其實是作球讓大家回答,希望幫助他在回答的過程盡量能展現自己的優點,但是他把申論題當成簡答題,那我們會覺得這個學生不是很認真地想要進我們系。畢竟一個人的表現會在多方面有所關聯,假設他很認真看待學習,那他應該會在其他方面也表現出積極態度,如果他在問答的過程表現很積極,我們相信他對於學習也是同樣積極。
★ 我們所期待的學生特質:學習表現態度積極,能夠活學活用,以及多才多藝。
我們看學生適不適合就讀經管系,首要基本條件是與人溝通互動的能力,有些同學非常容易緊張,嚴重到甚至完全講不出話來,影響到面試的表現。其次,希望學生能夠靈活運用得到的知識,而不是硬背的死讀書,有些同學在校成績很好,但是如果問他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他反而答不出來。另外,我們也期待同學能夠多才多藝,勇於表現出個人的優點特色。多才多藝不是指聰明,而是說他會把他的能力表現在某些方面因而會有些突出的表現,表示他在某一方面花了足夠的時間、有強烈的動機與努力,所以各方面的才藝表現我們都很欣賞,不一定是要在成績上面多好。
Q.面試流程與準備重點。
目前主要還是採傳統方式面試,以申請入學來說,三位老師單獨面試一位學生,學生輪流進入考場,通常安排大約10分鐘的時間,前面2-3分鐘請考生自我介紹,之後老師開始問問題,其實常見的問題不外乎「你的興趣、優點、高中擅長的學科、社團經驗學習到什麼、讀過什麼有趣的書」,並不是想得到什麼讓人驚異的答案,我們從面試的過程觀察學生的應答表現,觀察角度就是前面提到的:求學態度積極、勇於表現各方面才藝,以及是不是能夠學以致用等。因此,建議考生面對口試提問時要能詳細回答、表現強烈的動機,以及展現出個人的優點。
我們在「特殊選才管道招生」採用過集體面試,一次面試4-6位學生,面試流程是大家都有相同時間做自我介紹,之後開始提問讓學生搶答,我們會依據學生回答的內容與答題的先後來評分,因為自願先答的同學能思考的時間比較短,所以我們對後答的學生要求會比較高一點,希望能得到跟前面不同的看法。比方說,我們出過的考題是提示考生桌上保溫杯的成本,要考生假設自己是部門銷售人員會如何出清庫存,所有人想3分鐘後開始搶答。相較於傳統一對一的面試方式,集體面試必須花很多心思設計流程跟題目,同時要嚴格控制每一個人回答的時間長度以維護考試的公平性。
▲印象深刻的面試經驗及準備建議:
有心要利用面試爭取入學機會的同學,這裡提供兩個面試技巧:
第一,主動引導面試可能被提問的方向,例如可以在自我介紹時埋下對自己有利的「伏筆」。所謂的主動,就是不要被動讓評審委員問你問題,因為有些題目可能讓你措手不及不知如何回答。建議同學在自我介紹就應該將內容與議題設定在自己比較擅長的部份,由於時間的關係無法講的更仔細,但你主導了面試後續可能被提問的走向,評審委員如果順著這個線索在後面繼續提問,那將會是你準備過的內容,你可以回答的很深入並且充分展現你的優點。
我們看到大部分的同學都比較被動,等著口試委員問問題,問什麼答什麼,那假如事先沒有想得清楚或是沒有準備很周全,臨場反應又想不起來,可能就會答得很糟糕。所以,或許可以嘗試讓自己變成口試的主導者,而不是被支配、被引導的那個人,這是第一個。
第二,我認為心態很重要,應該隨時把握機會主動表現你的優點。要把口試當成一個推銷自己很好的機會,這在將來要找工作,要追女朋友、或者要求婚,都是希望對方接受你這個人。因此面試時應該要掌握每一分每一秒突顯你的優點,而不是被動等待別人來發現你的優點。同學不妨站在大學老師的立場想,他一整天要面試很多的同學,假如你就只是例行公事般平凡無趣的問答,如何讓審查委員留下深刻的印象?
學長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