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招生專業化活動花絮
|大學教授到高中觀課
大學招生專業化活動花絮
|大學教授到高中觀課
因應111學年大學考招新制,教育部「大學招生專業化辦公室」協調高級中學開放課程,邀請大學師長參與觀議課,使大學端能更了解新課綱高中課程樣態與教學現場的改變,貼近高中生的學習脈絡,建立更務實的招生選才機制。
本校配合招生專業化計畫辦公室的規劃,鼓勵各學系跨區域參加觀議課活動,各學系種子教師持續響應並分享到高中觀議課心得。
觀課活動能讓大學端深入了解新課綱高中課程樣態與高中生的學習概況
資工系吳汶涓老師參加110/4/27蘭陽女中語文領域「Google Workspace融入英語教學」觀課:
「一開始選擇該課程觀課,其主要原因是想了解目前高中端在其他課程如何將科技導入。本次觀課的英文課程結合四月世界地球日活動設計為期三周的Earth Day Project,除了先教授相關的英文詞彙外,也利用google的試算表、簡報和共筆工具和功能讓學生從生活中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以及相關的英文詞句。觀課當天主要是學生的英文成果發表,會後與授課老師分享和交流,未來課程或許可結合AI英文口說辨識軟體來讓學生提升口說能力,授課老師也分享學習吧平台也有AI朗讀語音辨識的功能。」
素養導向的教學相較於傳統單向講授方式,更能啟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機械系羅安成老師與生機系楊屹沛老師參與市立陽明高中110/4/26的物理課程觀課,特別留意到教學方式、課堂經營及學生的學習狀態:
機械系羅安成老師:「本次觀課的內容是教雙狹縫干涉的實驗及原理。課程以小班互動式討論模式進行。剛開始老師先撥放影片讓學生看現象,然後再發問卷讓學生互動討論背後的原理。過程中讓學生發揮創意與想像力將概念以圖形化方式描繪出來,允許學生犯各種錯誤不先訂正。老師再藉由繩波、水波現象來引導學生思考,然後再讓學生討論,修正自己的錯誤。透過這樣的互動方式可以加深學生印象並訓練其思辨能力。此模式比起單向式教學更能啟發學生對科學研究的興趣,並讓學生理解科學發展背後的歷程。」
生機系楊屹沛老師:「傳統物理講授方式(內容導向),是以干涉的數學方程式,講解狹縫距離、光源波長、成像距離等與干涉條紋寬度的關係,授課時間短(即教學進度快),學生往往靠背誦方程式得出各種物理量之間的關係並建立物理觀念,短時間可有效應付考試,除了少數同學,多數學生很難以此種抽象方式真正建構其正確的物理觀念。此次,張老師以引領式、主動學習法(素養導向)來講授一個物理觀念,雖然花費時間較多,學生學習成效尚未檢定,但從觀課中,感覺多數學生應已學習到正確的物理知識,且真正獲得了物理素養。」
高中與大學展開更密切的合作教學與選才理念交流
化材系張世航老師曾參與南山高中、麗山高中等校「探究與實作」的課程觀課,他認為透過高中觀議課活動能有助於大學及高中端的連結,對於系上評量尺規制定及招生選才有極大的幫助;張老師經常在與高中老師們的對談交流過程,協助高中端了解大學端可以提供的資源及途徑,並與高中端互動溝通大學選才理念。他也相當樂見高中與大學能有更多合作的場域,例如協助指導高中專題製作及科展競賽,引導高中生探索感興趣的校系。
電子系王煌城老師分享參加麗山高中校訂必修課程─專題研究成果海報展的情形,「活動開始先由該校三位學生用全程以英文搭配PPT做學校簡介,口齒清晰,內容豐富」,王老師認為:「整體而言,專題研究作品水準相當高,主題也非常廣泛,部分得獎作品和大學或醫院有合作關係,使用大學或醫院之實驗室;有的作品用到reinforcement learning 和賽局理論等,出乎意料之外。麗山高中為實施專題研究的先驅學校,學生思路感覺甚為靈活,而學生專題與大學有合作關係,或許是本校可以思考的方向與做法。」
▲資料來源:以上內容依據觀課教師提供觀課心得節錄彙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