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綱與重點高中特色課程發展推動情形簡介
| 新課綱與重點高中特色課程發展推動情形簡介
一、108課綱推動目的
課程綱要,是制定學校課程教學、教科書與升學考試的重要依據。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於103年11月發布,並於108年8月正式實施,因此又稱為「108課綱」。
108課綱課程發展以「核心素養」為主軸。「『核心素養』是指一個人為了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新課綱實施下的教與學,強調教育不僅止於學科知識及技能範疇,更應思考如何讓學習與生活作結合;換句話說,從過去比較著重知識教育、以升學為導向,轉化為更加重視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鼓勵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
108課綱的願景為「適性揚才」,在每一個教育階段,依據學生不同的特質採用合適的教學,協助學生尋找自己的志向、發揮自己的潛能。
高中是生涯準備、生涯定向的重要階段,除了基本知識學習,也期待藉由提供多元選修課程及補強性課程導引學生適性發展,鼓勵學生透過線上資源、課外活動等方式進行更多元的探索以發展自己的性向,從事更適性、活化的學習。
▲ 以上內容資料來源:108課綱資訊網
二、新課綱高中課程架構改變
普通型高中新課綱的課程架構包含:「必修課程」、「選修課程」、「團體活動」及「彈性學習時間」四類課程,其中「必修課程」及「選修課程」又各包含部定及校訂,各類別課程的內涵,可參閱右圖新課綱課程架構。
新課綱課程最大的改變是:必修學分數減少,選修學分比重增加,鼓勵學生把握學習的主動權,多利用選修課程並從日常生活多方面體驗累積知識,自然而然並且樂於學習。
選修課程有加深加廣、補強性及多元選修幾種類型,目標是導引學生適性發展,透過探索興趣領域,或依生涯進路規劃多試探各種不同學科,為將來銜接大學教育時的專業領域做準備。
▲ 以上內容資料來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教育部新課綱高中課程變動與學習歷程檔案簡報
★ 延伸閱讀:親子天下網頁(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9534)
三、重點高中新課綱推動及特色課程發展簡介
本期電子報介紹宜蘭市兩所高中學校─宜蘭高中、蘭陽女中新課綱特色課程發展的情形。
新課綱中,「校訂必修課程」是由各高中依學校願景及發展規劃4-8學分的特色課程,延伸至各領域、科目的學習,是以每間學校的校訂必修課程多充分彰顯出該校的教學特色、培育重點,以及對學生未來發展的期望。
蘭陽女中的校訂必修課程,配合「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不同類組學生的學習發展需求,規劃「社會議題探究」及「蘭園Fun與home科學」兩類課程(如下圖),例如:社會議題類別的專題從校園出發,以「我、好、愛、蘭、女」5個面向,引導學生從認識自我到關懷身邊人事物,與社會產生連結;自然科學類別的專題課程則是強調如何在生活中活用自然科學,透過小組討論實作的方式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 蘭陽女中校訂必修課程,希望讓每個同學都有帶著走且能面對未來的能力
(圖片取自:蘭陽女中選課輔導手冊,第23、24頁)
宜蘭高中為銜接大學進路,將班級分為文史財管、理工電資、生醫藥農等班群,校訂必修課程配合不同學群性向需求,開設各類型專題及實驗類課程,例如針對社會學群開設「宜蘭史地變遷與文化議題」、「宜蘭記憶與行動」等人文社會專題,帶領學生考察紀錄宜蘭地區文史特色,增進與鄉土間的情感及連結;另外針對自然學群所開設如「宜科園區」數理專題,引導學生了解基本實驗原則,並進一步應用於解決生活周遭的議題。
▲ 宜蘭高中校訂必修課程,希望培養生命力、思考力、行動力素養,打造獨一無二的宜中人
(圖片取自:宜蘭高中選課輔導手冊 ,第20、21頁)
新課綱中的「多元選修課程」,是由各校依照學生興趣、性向、能力與需求,規劃至少6學分課程供學生自主選修,內容可含括本土語文、第二外國語文(含新住民語文)、全民國防教育、通識性課程、跨領域/科目專題、實作(實驗)及探索體驗、大學預修課程或職涯試探等各類課程。
宜蘭高中的學生須分別在高一、高三選修共計8學分的多元選修課程。高一階段,學生可從感興趣的學群中挑選「探索型多元選修課程」,從中探索個人興趣與潛能,為生涯定向;而到了高三階段則規劃有「進路型多元選修課程」,安排對接大學相關科系的選修課程,用來加強學生銜接大學課程所需具備的能力。
蘭陽女中提供學生6-10學分的選修空間,鼓勵學生依照未來生涯發展方向進行跑班選修課程。另外,為了讓同學有更多元的發展與嘗試機會,每次選課規劃大約15-17門課程讓同學選擇,提供「選課方向說明」,並累積、蒐集學姊們選修課程後的回饋意見讓學生選課時作參考。
▲ 文字雲呈現宜蘭高中的多元選修課程(僅供參考,實際開課情形以教務處公布為準)
▲ 文字雲呈現蘭陽女中的多元選修課程(僅供參考,實際開課情形以教務處公布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