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深受民眾依賴使用的LINE成為本校導覽服務的一環,更有助於使用的方便性與服務的推廣,一般人也可以使用,更符合通用設計的宗旨。
在服務視障者的報位導引功能,透過LINE BOT後台指示IoT藍牙閘道器驅動有聲iBeacon,導引視障者聽聲辨位往正確的方向前進。
將LINE BOT加入好友後,選單呈現六項功能,半部的四項功能能提供視障者無障礙使用。
無障礙導覽功能採純文字介紹,視障者開啟手機Voice Over功能即可聽到語音唸出的文字內容。
視障者使用語音輸入法來回應選項,本系統後台的辨識演算法具一定程度提高判讀正確性。
導覽內容採純文字介紹,並具備提示音操作指引訊息,導引視障者操作提示音按鈕或停止按鈕。
在服務視障者的報位導引功能,透過LINE BOT後台驅動有聲iBeacon,導引視障者聽聲辨位往正確的方向前進。
更進一步需要現場人員提供服務,可使用聯繫客服功能,在訊息上點擊電話號碼直接撥號。
除了服務視障者,也提供更多展場資訊讓一般民眾更深入了解校史館的展覽內容。
更多的展覽資訊納入豐富的圖文內容,方便一般民眾自行瀏覽參閱。
2017年,建置藝術中心視障行動友善導覽服務。
系統開發過程,特邀視障者甘仲維博士協助測試。
2017年的推廣交流活動,為了更貼近感受系統對於視障朋友的服務方式,體驗活動準備了眼罩、白手杖、安裝導覽APP的手機。
體驗者戴上眼罩,手持白手杖,由一旁的工作人員操作APP,選擇體驗路線後,讓體驗者聽APP發出的語音指示前進。
藝術中心所在的圖書館7F,從電梯、走廊、到展場的路線上佈建有聲Beacon,由APP下令在前進方向的Beacon依序發出嗶嗶聲,讓視障者可聽音辨位行動。
展場佈建的Beacon提供精準的微定位,讓APP以語音朗讀說明視障者所面對的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