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室成員
Lab groups
Lab groups
博士 (Ph.D):
● 丘明智 (2009) ─ 武陵地區洪流及河烏與溪流昆蟲之關係
● 陸維濃 (2013) ─ 蚜蟲分子鑑定及溫度對蚜蟲與其內共生菌之影響
● 陳佳郁 (2014) ─ 臺灣雲杉之新紀錄球蚜 (半翅目:球蚜科) 及蚜蟲之分子系統發生
碩士 (Master):
● 郭雅惠 (2003) ─ 溫度及轉換寄主對粗長毛禾根綿蚜之影響
● 丘明智 (2004) ─ 武陵地區溪流之水棲昆蟲群聚結構及水質監測
● 陳佳郁 (2005) ─ 黑豆蚜之生命表及其內共生菌Buchnera16SrDNA之定量
● 謝易霖 (2005) ─ 明潭地區昆蟲多樣性分析–以科級分類群為基礎
● 徐稚傑 (2008) ─ 3S技術應用於蟻相監測及溫度因子對入侵紅火蟻致死測定
● 陳穎新 (2010) ─ 以變溫觀點考量暖化對於一植食性昆蟲之影響
● 周子祐 (2011) ─ 水庫對溪流環境和水棲昆蟲的影響
● 王安如 (2012) ─ 卵泡寄生蠅印度阜蠅及寄主布氏樹蛙的親緣地理結構
● 王俊強 (2013) ─ 利用分子糞便學探討鳥類捕食者與獵物之關係
● 倪郁涵 (2013) ─ 溪流生態系中搖蚊系統發生多樣性與環境之關係
● 過競之 (2013) ─ 熱浪對桃蚜與其寄生蜂菜少脈蚜繭蜂的影響
● 蔡幼龍 (2013) ─ 擴散路徑及環境因子與入侵紅火蟻遺傳變異的關係
● 林哲樟 (2014) ─ 防砂壩與殘材壩對水棲昆蟲之影響
● 劉尚儒 (2014) ─ 流速對溪流生態象水棲昆蟲拓殖之影響
● 崔宇辰 (2015) ─ 極端洪流對溪流生態系水棲昆蟲群聚結構及次級生產量之影響
● 江允中 (2016) ─ 應用次世代定序分析褐河烏 (Cinclus pallasii) 糞便殘存DNA探討其食性
● 呂家榮 (2017) ─ 多重壓力源對兩種扁蜉蝣Afronurus floreus與Rhithrogena ampla族群動態及次級生產量之影響
● 謝宗澤 (2021) ─ 極端洪水與密度應變對三種石蠶蛾(毛翅目)關聯族群動態之影響
● 林俊廷 (2021) ─ 人類活動、都市流域中底棲昆蟲(雙翅目:搖蚊科)體內塑膠微粒取食量與搖蚊群集結構
● 易俞均 (2021) ─ 臺中市都市林臺灣欒樹與無患子之荔枝椿象 (半翅目:荔枝椿象科) 空間分布與族群動態
● 王惇彥 (2022) ─ 熊蜂調查與氣味偏好、精選熊蜂花粉飼養微族群的發育及基因表現
● 王端陽 (2022) ─ 蘋果綿蚜(半翅目:蚜科)族群變動與防治
● 鄂禹臻 (2022) ─ 馬鈴薯網管蚜(半翅目:蚜科)生命表、族群變動與適生區預測
● 李昌諭 (2023) ─
大學部專題生:
●詹佳純 (2022) ─ 暖化及土壤水分境況對蘿蔔苗與桃蚜之影響
大學部實習生:
●吳友誠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