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2007/8/2法鼓大學共識營摘要,大願校史館網頁:https://greatvow.dila.edu.tw/?page_id=65,2021/07/02
關於佛教基礎教義與禪修實踐的重要性
佛陀的基礎教義奠基於 三法印 與 緣起論的四聖諦,其中 道諦的實踐細則為八正道,進一步歸納為 戒、定、慧三無漏學。在此架構中,「定」指的是靜慮(禪修),包含其方法與培育,透過禪修穩固內心,進而開展智慧,遵守戒律,達至解脫之道。
佛教修行可區分為 行門(實作面)與 解門(理論面)。解門側重對教理的理解與探究,而行門則是實踐層面。兩者相輔相成,若只停留於理論而缺乏實作,則如說食數寶,難以真正體證佛法的核心。
法鼓山創辦人 聖嚴法師 師承禪宗兩大法脈:東初老人的曹洞宗 與 靈源老和尚的臨濟宗,並以禪師身份在西方弘化,致力於推廣禪法。禪修不僅是佛法修行的重要實踐,更是開發自心智慧的關鍵。
誠摯期待與您能在這條人生的道路上理論與實踐並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