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美族屬於母系社會,在其傳統社會中,婚後丈夫居住於妻子家中,家庭成員以女性尊長為家長,女孩子擁有繼承家產的優先權,而家庭對外事務則由家長之兄弟或舅父代為處理。在部落方面,則是以男子年齡階級組織與男子會所為中心,負有防禦外侮保護部落安全的責任。這樣的社會特質,便表現在服飾穿著的特徵上,每一年齡階級都有不同的服飾表現,往往代表著穿著者的身份與責任。
和服不僅美麗,而且是最讓人感受到日本風情的知名傳統服飾。和服的日文為「着物」,字面上直譯的話是「衣服」的意思,也就是不只一種種類的衣服,而是各種衣服的總稱。從夏日祭典上穿著的休閒輕盈的浴衣,到在正式場合穿著的昂貴、高質感的華美振袖和服等等。
是一種傳統的朝鮮族服裝。韓服深受中國服飾的影響,可以分為王室禮服、官服、士大夫服制以及平民服制。由韓服承載的韓山苧麻編織、[1]谷城織麻技術、羅州間村紡棉、明紬編織、刺繡以及縫紉(縷緋)、染色技藝是韓國無形文化遺產。
泰國在不同朝代、族群及聚落,其所謂「傳統服裝」的造型及式樣均有不同。拉瑪九世王后詩麗吉為陪同蒲美蓬國王出訪、振興傳統紡織「泰絲紮染編織法」及型塑國族認同等需要,開始委託國際設計師運用泰國編織、刺繡與傳統染料,參照暹羅各朝傳統服裝式樣,重新設計八款女裝及三款男服,定名為「泰國皇室傳統服裝」。
馬來女性在公共場合仍然穿著 kemban — 只在齊胸處系一個紗籠(sarong)。隨著伊斯蘭教的普及,她們開始穿著更現代也更優雅的 baju kurung。baju kurung 是一種及膝長的寬鬆女式上衣,一般罩在長裙的外面,兩邊有褶。它也可以搭配傳統布料,例如織金錦緞或蠟染布。這些傳統服裝通常配以 selendang(披巾)或 tudung(頭巾)。馬來的傳統男裝是 baju melayu。baju melayu 是一種寬鬆的束腰外衣,罩在長褲外面。它通常是搭配 sampin — 一種罩在髖部的短紗籠。
巴隆他加祿是菲律賓男子的國服。巴隆他加祿是一種絲質緊身襯衫,長可及臀,領口如同一般可以可繫領帶的襯衫,長袖,袖口如同西服上衣。前領口直到下襟兩側,都有抽絲鏤空圖案,花紋各異,頗為大方。巴隆他加祿也是2015年菲律賓APEC,與會領導人的公開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