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05/04春假中
我們十幾個泉源家庭一起露營去,大自然中的成人和孩子,每日都是幸福快樂。
04/09陰
手抄紙研究員:EMMA、千弓、芓玄、主恆、宜鋒、子鈞及周縉在經過二週的手抄紙研究後,今天擔任導覽人員教北投附幼的小朋友做手抄紙。
04/09陰
在泉源實小附幼錢錢老師的帶領下,兩校一起玩體能遊戲,真好玩。
04/09陰
泉源的孩子分組擔任
<小小管理員>教大家泡腳不可以做的事,
<泡腳小達人>教北投附幼小朋友泡腳的方式
03/26雨
在湖田實小附幼阿吉老師的帶領下,兩校一起玩氣球傘,真好玩。
03/26雨
山上多雨,我們沒有辦法掌控天氣,但是我們可以用快樂的心情面對大自然。
03/26雨
中山樓的牛奶湖有著獨特的白磺泉。
溫泉是泉源附幼一直以來進行的在地化課程,孩子們這麼近看到炙熱的白磺,超震撼。
03/26雨
拜訪陽明山中山樓,我們要找尋白磺泉。
03/26雨
拜訪陽明山竹子湖在地的米故事館,在導覽員太陽老師的導覽下,孩子知道日據時代就有日本人來改良稻米,還有為什麼海芋會有那麼多顏色。
最令我感動的是太陽老師分享,生態教育要大家一起努力,他分享在地回鄉青農說:不會讓螢火蟲消失在我們這一代。
身為泉源附幼的老師,我也要立志讓孩子認識家鄉、愛護家鄉,讓土地可以持續有生命力。
03/26雨(二)
風雨無阻, 一起做麵包。
03/12晴
一起走路到亮亮家,摘了很多萵苣回來,真的大豐收。
感謝家長的參與,這是第一次大班孩子從策劃、編舞、選擇自己工作的活動。雖然孩子可能有一點點害羞、有一點點瘋狂,但是因為家長熱情的鼓掌與參與,讓孩子學到的很多。相信在未來的活動中,他們會逐漸進步。
每一次上台的背後都有不斷精進的過程,以下的連結是孩子練習時的相片(由EMMA和玄玄拍攝),我們會發現有的孩子在彩排時動作都很有創意,但上台卻"凍住"了,沒關係,我們才剛到世界5年、4年或只是3年。慢慢來,只要大人願意教我我,我們就會長大喔!
大班孩子從設計圖開始做成自己的服裝
女生—自製蓬蓬裙;男生—自製披風
玄玄
心心
EMMA
梅子
千弓
主恆
韡恆
星宇
周縉
子鈞
宜鋒
大班孩子從設計圖開始做成自己的服裝
女生—自製蓬蓬裙;男生—自製披風
點心學習區開張了,第一批小小點心師,靈活的打蛋及攪拌做出好吃的鬆餅,有興趣的孩子,在家先練習打蛋喔,下週點心學習區歡迎你來當小小點心師。
第一批小小點心師(第3週):O能、EOM、O宇、O心
「山的孩子」登頂,領畢業證書
幼兒園 柯秀芬主任
「山的孩子」是一群喜歡山的家長、愛好山的教師及一群學習生活在山裡的孩子們,組成的團隊。已舉辦數年的登中正山頂領畢業證書的活動,深受家長肯定與堅持。從泉源實小走到中正山觀景台,對大班的孩子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這條親山步道自十八份登山口起的4.7公里幾乎全是陡坡,惟有好體力及強健的心肺功能才有辦法踏著石階直到山頂。
「山行」是位於陽明山泉源實小附幼極具意義的特色課程,包含每年10次以上的草山戶外教學及每學期3公里親子健行活動。三年的學校生活中,孩子不僅學會了與山相處,入山必備的基本裝備及能力,更是在體能上精進不少,讓孩子能在本次活動中順利爬到山頂,領畢業證書。
孩子登頂後使用手語表演「感謝」,感謝生命中陪伴成長的父母、師長與朋友,也用陶笛吹奏「小星星」。泉源附幼不會特別教注意符號與寫字,但藉由吹奏能陶冶心靈外,手指肌肉的靈活度也得到運用,對未來上小學寫字時很有幫助。
一早仍下著細雨,孩子風雨無阻的勇氣來自於事前做好登山用品與心態的準備,堅持到底爬上中正山山頂除了體力更是意志力的考驗。孩子好幾次想要放棄,但在同儕的陪伴與鼓勵下,能努力向前邁進。氣喘噓噓的妤希說:「我可以的,我可以的,我只要慢慢走,一定很走的到。」汗流浹背的雲天抱抱老師後說:「我又有力氣往前爬了。」孩子的每句話都是對自己的肯定。三年的 「山行」課程中,孩子除了學到對家鄉的認識還有充滿自信與堅強的意志力。 泉源學子登頂的成功更是來自於家長的信任與交付,擔任志工的宇軒爸爸說:「意志力是最難培養的,但是看見每個孩子都已經很累了,但能堅持的一步一步的走下去,太感動了。」孩子登頂前進的每一步都是眾人愛與時間的付出才能有現在獨力自主的畢業生。
泉源親師生相信「山具有療育心靈的功效」,能讓每顆好動不安的心在登山後沈靜下來,專注學習。以「山的孩子」自居的我們,在認識家鄉、行走山林的過程中,成為具有面對大山的勇氣、愛護家鄉的情懷的充滿自信與堅強意志力的孩子。
探訪楓香樹時,看到滿地的楓香葉片及刺刺的果實,孩子們笑的超級開心。一直踩著落葉,聽著落葉發出的聲音。
自然帶給孩子的興奮與喜悅是最自然的。
進入自然林裡,赤子之心的靈魂自由奔放,感受大自然帶給我們的平靜。
回來後,自然而然就能專注學習了。
04/02晴
一起到小祐家採紅草莓、白草莓還有樹葡萄,這是屬於泉源孩子特有的回憶。我們帶著孩子「走進社區,走出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