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遊桃仔園」計畫以深化在地認同為核心,連結桃園與「桃仔園」的歷史記憶,結合數位科技與人文社會的跨域力量,培育具全人素養與創新能力的未來人才。中原大學自1955年創校以來,秉持「篤信力行」校訓,近70年深耕教育,致力於全人教育與在地關懷。本計畫承襲校務發展願景,融合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與永續發展目標(SDGs),以桃園為舞臺,探索數位人文的無限可能。
計畫聚焦「數位科技增能」與「人文社會加值」兩大領域,圍繞「經典闡述」與「在地文化」兩大議題,細分「環境保護」、「文獻古蹟」、「族群記憶」、「慶典活動」四子題。透過通識教育中心6門人文社會主幹課程,我們將AI與數位科技融入教學,翻新課程內容,引導學生以數位工具詮釋桃園的自然生態、文化遺產與多元族群故事,實現科技與人文的和諧共創。
以「全人人文為體,數位科技為用」為目標,本計畫培養學生跨領域視野與數位素養,強化邏輯推理、問題解決與創新思考能力。延續112年「智慧人文與未來人才培育計畫」的成功經驗,計畫深化「數位人文與社會跨領域學分學程」,並建置進階「DH Hub」數位人文實作基地,打造學生實踐與地方互動的橋樑。
產學共創:
鏈結大學社會責任(USR)與桃園學成果,與公私部門合作,推動地方文史數位轉型。
資源整合:
蒐集並數位化桃園在地記憶,建置開放式數位典藏網站,支援校內外教育與研究。
素養普及:
透過工作坊、專題講演與課程改造,擴散數位人文動能,賦能學生終身學習。
本計畫以桃園為觀察載體,透過學生實地參訪、專題創作與數位呈現,重新詮釋這座城市的環境、文化與記憶。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將帶領學生走入眷村、客家社區、地景藝術等場域,以數位人文視角挖掘在地價值,助力桃園成為具獨特認同感的永續城市。
「尋遊桃仔園」不僅是人才培育計畫,更是中原大學對在地深耕與社會貢獻的承諾。我們期待以數位科技豐富人文內涵,以人文思考引領科技應用,攜手學生與地方,共創桃園的未來故事。
尋遊桃仔園-數位人文跨域人才培育計畫詳細內容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