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管院創設至今已在西子灣走過30多個年頭,回顧過往在這個園地裡我們孕育了許多優秀的學生,畢業後也都在社會上產生很大的影響力及很好的貢 獻,特別是校友們對於母校長期以來的關注與支持,不僅讓我們變的更好也是鞭策我們不斷前進的動力,迄今中山管院已有約一萬五千多名校友,在校生則有兩千多名,管院也積極的在思考要如何讓這麼多的校友與在校生們能有更多正向的連結,讓學長姐們能給我們的學弟妹們最實質的關懷。 因此管理學院本年度籌設了「薪傳助學金」與「薪傳講座」。
一方面透過「薪傳助學金」來積極照顧經濟弱勢學弟妹之需求,並希冀透過各領域學長姐與精英的經驗 傳承,鼓勵學弟妹,勇於夢想,敢於追求!另一方面也邀請各方專家名人前來進行經驗的分享與傳承,透過這個機會讓校友們有機會學習到其畢生的智慧,籌設薪傳 講座是中山管院成立以來所踏出的重要一步,希冀透過這個平台,在各方校友的支持與協助下,管院除提供在校生一個安心就學的環境外,也能輔以知識與經驗的交 流,以提昇校友們的競爭力與管理能力。
(一) 薪傳助學金
1. 薪傳助學金執行期程自 99 學年起,每學年獎助學士班在籍學生16 名
2. 學生須於前一學年在本院學業平均達七十分以上,操行成績達八十分以上,於本學年未享有公費,並符合低收入戶、家中突遭變故或家境清寒且家庭收入無法負擔就學費用等條件之ㄧ
3. 每名新台幣兩萬元整。受獎助學生須服務 20 小時,協助薪傳講座之相關事宜。
4. 配合中山大學特有的導生制度,讓與學生最親近的導師透過導生聚的機會,除了協助宣導管院這項政策外,也能幫忙舉薦需要協助的學生。
(二) 薪傳講座
薪傳講座由本院校友捐款設置,邀請聲望卓越且具薪傳精神之領袖精英蒞院演講,演講者得由各系所或是校友等推薦推薦,以建立本院學生優良學習典範,並幫助校友終身學習。
管院在5月30日召開107學年第2學期院獎助學金審查會,除院內老師外,也邀請薪傳獎助學金捐款人EMBA-11代表曾國揚學長、友友錦祿教育基金會柯畊宇執行長、鍾金福先生紀念獎學金捐款人CS6鍾志雄學長一起參與。其中,薪傳獎助學金由本院EMBA第11屆學生發起,自民國99年至今每年捐款32萬元,在他們的拋磚引玉之下,EMBA第10屆張永義學長於民國103年設立「財團法人友友錦祿教育基金會獎助學金」、CSEMBA第6屆鍾志雄學長也於民國106年設立「鍾金福先生紀念獎學金」,三項由管院校友設立的獎學金,截至今年已幫助超過213學生人次,捐款總金額達新台幣326.8萬元。 【閱讀全文】
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邀請前IBM總經理、台灣大學領導學分學程兼任教授許朱勝演講,根據他多年的外商經驗,分享「企業成長的軌跡與挑戰」、「以IBM為例談企業轉型過程」以及「長青企業的秘密」。許朱勝說,在IBM的28年最大的收穫是經歷了極盛、極衰,再到轉危為安的完整轉型過程,並以「變革轉型的列車離站哨音已響起,不願意改變的人可以選擇留在月台上。」一語道出企業要永續發展的關鍵在於改變和創新。 【閱讀全文】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創所所長、現任多所大學講座教授的洪蘭老師蒞臨薪傳講座,以其專業領域切入管理領域,與在座管院師生、校友及民眾談團隊合作。從大腦的「鏡像神經元」出發,談論生物以群聚為生存之道、團隊中的溝通與領導及面對壓力的調適方法,過程中除了解釋許多行為來自於大腦神經元的影響,她分享的許多人生金句,更讓這場論壇兼具知識和知性。 【閱讀全文】
美學大師蔣勳以「那些池上教我的事:自然秩序與土地倫理」為題,分享他自2014年赴台東池上擔任駐村藝術家的田野與生活觀察。 【閱讀全文】
拼新南向應從「心」開始!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邀請傑出校友、中鋼董事長翁朝棟蒞校暢談「中鋼新南向布局與跨文化管理」;翁朝棟強調,企業拼新南向首重跨文化互信,必須對當地文化有所尊重及了解,以企業文化為本,跨國文化為體彈性管理,方能打造一個值得被信賴的跨國卓越企業。 【閱讀全文】
管理學院邀請中山榮譽講座教授劉維琪來院演講,分享「商業模式的再創新」,近年來我們身處劇烈變化的環境,未來會再如何變動也很難精準預測,因此,劉教授以許多已發生的案例來分析現今環境變化的趨勢,他提出三點分別是:平台模式、智慧聯網模式和社會企業模式。 【閱讀全文】
陳飛鵬(中)
曾文生
徐正冠(右)
劉信陸(右)
楊志良
賴衫桂
唐和明
陳立恆
王文燦
顏慶章
鄒若齊
曹興誠
林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