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學生、教師、家長為學校主體
1.學生:主動學習、適性發展、成功經驗、全人教育。
2.教師:關懷支持、賦權增能、自信專業、教學領導。
3.家長:理念認同、夥伴關係、資源整合,共創三贏。
﹝二﹞溝通、協調與整合
1.願景整合:多元溝通促進共識透過協調有效執行, 促使遠景實現。
2.資源整合:整合學校內、學區國中、師培機構大學及社區資源,充分支援教學。
3.意見整合:尊重教師專業、擴大校務參與、理念認同。
4.策略整合:擬定短、中、長程校務計畫、實施策略資訊化、PDCA 循環檢核。
﹝三﹞以閱讀、英語、品格、資訊融入與多元化教學為主軸。
1.閱讀教學:教師、班級讀書會、親子共讀,開啟孩子智慧之門。
2.英語教學:本位課程、圖書情境與資源、拓展學生國際視野。
3.資訊教育:資訊連結課程、教學與評量,e化教室、雲端學校。
4.品格教育:典範轉移、榜樣學習、領域融入、故事導入,兼具認知情意、技能。
5.多元化教育:發展藝文、體育、音樂等多元社團、獎勵績優,開拓孩子學習視野。
﹝四﹞行政支援教學、教學配合行政
行政作為以維護學生學習權益和滿足教師教學需求為優先考量,達成有效率、講和諧、重團隊,而且以學習為中心的願景。
﹝五﹞學校行銷與永續發展
1.保持組織彈性、任務編組、教學團隊、促進組織學習並隨時引進新教育新思維 (多元文化教育、教育雲端科技、翻轉教室、合作學習…)
2.親師合作促進雙贏:增進親師溝通,強化親師有效的合作。
3.提升服務品質、規劃教育行銷,爭取家長認同與教育資源,強化學校軟、硬體競爭優勢,永續經營。
4.依據教師專長與意願,鼓勵其專業發展與進修、促進教師自我實現,適時考量學校行政人力更替與進路,拔擢優秀行政人才,促進學校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