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HEPTA-Sat 立方衛星套件,提供學習衛星各項次系統。可包含以下內容:
計畫管理與系統工程(Program Management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衛星電腦實作(Programming of On-board Computer)
電源供應次系統(Electrical Power Supply Subsystem)
指令與資料處理次系統(Command and Data Handling Subsystem)
感測器次系統(Sensor Subsystem)
通訊與地面站次系統(Communication and Ground Station Subsystem)
結構次系統(Structure Subsystem)
任務設計和系統設計與執行(Mission Design, System Design & Implementation)
Textbook: HEPTA-Sat Training Textbook, Regular Course (4.5), UNISEC, Nov. 2020.
EnduroSat
https://www.nspo.narl.org.tw/activity/tsh2021/#1
【B5G低軌衛星-徐銘煌計畫主持人】
【立方衛星課程-林信嘉正工程師】
臺灣玉山衛星及堅果衛星的催生與誕生(章節版)
平民的太空探索:方星未艾(章節版)
天上乘風破浪-建立探索太空天氣的新艦隊(章節版)
人造衛星—在太空守護人類的智慧保母
台灣的太空夢─國家長程太空發展的目標與關鍵科技
福爾摩沙衛星的太空任務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9/detail?ID=c1a1ad2e-87eb-4384-aa63-8b45c249fc7a
「太空探索-如何使用探空火箭與衛星」「壢遊地科」趙吉光老師
趙吉光_太空魔方-科學與工程的結晶
【太空天文觀測與台灣第一個太空天文望遠鏡】&【衛星太空觀測-以科學酬載與立方衛星為例】
太空魔方-先進電離層探測儀
EZ天文課#5—飛上火星
EZ天文課#4—前進太空,探月新計畫
【淺談外太空探索-黃正中研究員】
【週日閱讀科學大師】人類的新家園?——簡介火星探索近年來的發展
https://knowledge.colife.org.tw/one_video/index.aspx?sid=104
【週日閱讀科學大師】太空科學之發展
https://knowledge.colife.org.tw/one_video/index.aspx?sid=179
你我生活在太空時代
https://knowledge.colife.org.tw/one_video/index.aspx?sid=140
面對新太空發展-台灣的機會與挑戰(章節版)
探索人類的太空邊境-電離層(章節版)
邁向太空的精彩創意-科技如何協助人類跨出地球
太空探索的故事│顏吉鴻
【探空火箭-吳明仁博士】
進入太空的鑰匙 ─ 火箭,臺灣可以嗎|吳宗信 主任
恐怖武器怎麼登上月球的:火箭的故事│趙丰
長期自主太空與火箭推進科技之發展-火箭、衛星推進與登月小艇
2012年全國高中職太空科技探索營-自製火箭實作課程
2013年全國高中職太空科技探索營7月18日 火箭發射總集
火星任務大哉問|嚴正、劉登凱。(美國噴射動力實驗室工程師)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OxJ8Q4cEr4GfSBb9og0hU_qjX516lH-z/view
從實驗室到太空的放電現象
【火箭發射、外太空探索,太空科技還有哪些可能的想像?】
https://www.facebook.com/www.most.gov.tw/videos/509727289752685/
臺灣躋身國際舞台 ─ 在無線電波天文學上的璀璨榮耀
2018台法太空創新黑客松 張懷謙建築家 片段
卡門線上的科學探索-從太空電漿測量到光學觀測
https://curricul.site.nthu.edu.tw/p/406-1208-156303,r1216.php?Lang=zh-tw
為提供本校同學在太空科技與工程學域之專業訓練,提供跨領域整合與多元課程,本校特設立「太空科技與工程」學程,以培養具有跨領域研究、工程實務經驗之學生,孕育太空科技人才,促進國內太空產業發展。
本學程由台灣聯合大學系統辦公室規劃,為跨校之大學部與研究所學分學程,由本校相關系所(動機系、物理系、資工系、天 文所、電機系、電資院等單位)、台聯大系統相關系所及國家太空中心支援此學程之開授課程
本學分學程歡迎同學修讀,不須事先申請,修滿規定之科目與學分者,即可向學校申請學分學程修讀證明。
修課對象:台聯大系統之學生(包括學士班、碩士、博士班)
修畢16學分(含)以上並符合下列規定,發給台灣聯合大學系統「太空科技與工程」學分學程證明書(在不同校系所開設的相近課程,學程僅認定為一門,例如:遙測數據影像處理;與攝影測量與遙感探測。)
必修 3 學分「衛星科技與工程導論」。
必修「專題研究」、「火箭設計與實作」、「太空任務設計I」之任一實作課程。
選修由台灣聯合大學系統各校開設之下列 6 大特色課群課程
(1)太空系統與實作
(2)太空動力
(3)太空科學與天文
(4)太空遙測
(5)太空機械
(6)太空電機
學程應修科目至少有 9 學分不屬於學生主修、輔系或其他學程應修之科目
必修:衛星科技與工程導論
必修實作課程(3選1)
太空專題研究
火箭設計與實作
太空任務設計
選修(6大課群)
太空系統與實作
太空動力
太空科學與天文
太空遙測
太空機械
太空電機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GVOhKlIs0auegvuxyTEC0YTT5U1yudC
星 空 500 秒
你知道嗎,陽光從離開太陽到地球需時 約500秒。這次TTSS計畫團隊特別企劃 用相當於下課(500秒)的時間,來上一 堂認識宇宙的課。
向來推廣天文科普不遺餘力的陳文屏教 授,在這次星空500秒系列影片中以深入 淺出的說明,引領大家認識重要的天文 主題以及探索宇宙。
第一集:宇宙的地址 影片連結:https://youtu.be/TbOWjpy-yjQ
第二集:星空不迷路 影片連結:https://youtu.be/HYkfiCHAdkA
第三集:動態的宇宙 影片連結:https://youtu.be/-a4XPABCzhw
第四集:星座--天空的區域 影片連結:https://youtu.be/7Yjq8QziNSQ
第五集:天體有多亮 影片連結:https://youtu.be/9KQVHPs2yYo
第六集:天體的光度 影片連結:https://youtu.be/koST_a6Fmfk
第七集:測量天體的運動:都卜勒效應 影片連結:https://youtu.be/bnTdAj6e9HQ
第八集:視差現象與秒差距 影片連結:https://youtu.be/iaYgAyQ-1c8
第九集:恆星的自行運動 影片連結:https://youtu.be/OH_mxMitAJU
臺灣科學特殊人才提升計畫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Q8WVu2kDzKi560wkH4gk4g/videos
https://athena.ss.ncu.edu.tw/202209/SS1002/index.html
太陽物理與⽇地關係 Solar Physics and Solar-Terrestrial Relationship
磁層物理 Magetospheric Physics
行星科學與太陽圈物理 Planetary Science and Heliospheric Physics
電離層物理 Ionospheric Physics
⾼層⼤氣科學 Upper Atmosphere
電漿數值模擬 Plasma Numerical Simulation
雷達與電磁波觀測 Radar and Electromagnetic Wave Observation
科學酬載 Science Payload
立方衛星 CubeSat
太空產業現況與展望 Current Status and Perspective of Space Industry
https://athena.ss.ncu.edu.tw/202209/SS1001/index.htm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環境保護暨安全衛生
LabVIEW Programming 儀控程式設計
Basic Equipments (Power Supplies, Oscilloscopes, Function Generators, etc.) 基礎儀器使用 (電源供應、示波器、波型產生器等)
Electrical Circuit Design 電路設計
PCB Fabrication 電路板製作
Soldering and test 焊接與檢測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資料擷取與數位資料處理
Graphic Drawing and Perspective 基本圖學
Mechanical Design and Analysis 機構設計與分析
CNC Fabrication 電腦數值控制製作
Other Equipments 其他製作設備使用
Vibration Test 振動測試
https://github.com/oresat/oresat-c3
This is the C3 (Command,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 card for OreSat. It acts as the central control point for the entire OreSat project, provides telemetry to the ground, and receiver commands. It's the "on board computer" of the OreSat bus. It has:
ST STM32F446VET6 Cortex M4F microcontroller
On Semi AX5043-based L Band (1.2 GHz) receiver
On Semi AX5043-based UHF Band (436 MHz) receiver and transmitter with 1W PA.
Custom radiation tolerant watchdog timer based on the TI TLV1042 comparator.
16 GB eMMC flash data storage
1 Mbit of FRAM for high reliability state and variable storage
Supercapacitor-backed up RTC
Two antenna deployment circuits
OreSat Power Domain (OPD) control circuitry
Raspberry Pi in space: detecting other CubeSats
https://www.raspberrypi.com/news/compute-module-cubesats/
-
最近非常火紅的 CubeSat: CAPSTONE
CAPSTONE: A pathfinding moon cubesat for the Artemis program
https://www.space.com/capstone-moon-cubesat-mission
-
Aerospace’s GLINT Accelerates the Adoption of Laser Communication
https://aerospace.org/article/aerospaces-glint-accelerates-adoption-laser-communication
CubeSat 沒有細節, 但從過去的 AC-7 來看, 非常期待, 也希望我們能趕快去追.
https://www.nasa.gov/connect/ebooks/nasa-systems-engineering-handbook
1995 年,NASA 系統工程手冊 (NASA/SP-6105) 最初出版,旨在以認可 NASA 本質的方式將系統工程的基本概念和技術帶給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NASA) 人員系統和 NASA 環境。自 2007 年(修訂版 1)首次編寫和修訂以來,系統工程作為 NASA 的一門學科經歷了快速和持續的演變。本手冊的修訂版(第 2 版)在更新原子能機構系統工程知識體系的同時保持了最初的理念,為深入了解原子能機構當前最佳實踐提供指導,並保持手冊與原子能機構系統工程政策的一致性。
本手冊的更新延續了上一次修訂的方法:自上而下地與更高級別的機構政策兼容,並自下而上地註入來自 NASA 在該領域的從業人員的指導。這種方法提供了從整個 NASA 獲得最佳實踐的機會,並將信息與已建立的 NASA 系統工程流程聯繫起來,並交流良好實踐的原則以及替代方法,而不是指定完成任務的特定方式。本手冊所體現的結果是 NASA 獨有的系統工程實踐的頂級實施方法。
› Kindle 閱讀器:NASA 系統工程手冊 - Rev 2 MOBI [7.1 MB]
› 所有其他電子書閱讀器:NASA 系統工程手冊 - Rev 2 EPUB [3.5 MB]
› 固定佈局:NASA 系統工程手冊 - 第 2 版 PDF [3.8 MB]
› 網絡瀏覽器:NASA 系統工程手冊 - Rev 2 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