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規劃是持續和終身的過程,讓學生在人生不同階段達成不同目標。在求學階段,生涯規劃教育是全人發展的其中一個重要元素,目標包括培養學生認識自我、作個人規劃、訂立目標及反思和修訂的能力,以及認識銜接各升學就業及培訓途徑、職業操守及職場資訊。
生涯規劃教育不應被誤解為等同就業輔導。因此,生涯規劃教育不僅是在學生需要選擇學科或作升學/就業選擇時,才為他們提供輔導或諮詢服務。有效的生涯規劃教育應與學校的課程聯繫,透過生涯規劃教育,讓學生獲得所需知識、技能和態度,再配合他們的興趣、能力和方向,從而作出明智的升學/就業選擇,並把事業/學業抱負融入與全人發展和終身學習緊扣起來。
六項生涯規劃教育及升學就業輔導的建議原則
提供不同的服務,以相互配合學生不同成長階段的發展需要
涵蓋所有學生,不論其能力、志向和就讀年級
作為提升學生力量的方法,使他們就學習、事業目標和其他生活範疇作出知情和負責的選擇
鼓勵學生根據興趣、能力和志向作出學習/事業選擇
促進學生的生涯發展,幫助他們發揮個人潛能
協助學生處理及適應從學校環境過渡至工作世界,並裝備他們終身學習
「一個深思熟慮的過程,讓人能整全地規劃一生,包括生命中重要的範疇,如工作、學習、人際關係和閒暇。這過程也要求人在其社會環境中按步驟積極地實施所定的計劃」
認識自己及外在因素的影響
在初中的階段,同學們對個人的成就、素質、性向及能力進行實際的自我評估,運用自評所得的結果,建立自信及正面的自我形象,並將自評結果與訂立學業及事業目標互相聯繫,透過訂立目標、檢討、反思及策劃,制訂短期及中期目標。
在高中的階段,高中同學就初中學習經驗進行多方面的檢討及反思,以加強對成就、素質、性向、能力及個人/事業抱負的全面認識,並把個人成長及改變與生涯/事業發展融合,從而制訂中期、長期及事業/學習目標。
探究學習和工作的機會與限制及可提供的選擇
在初中的階段,同學們識別及運用不同來源的升學就業資訊,在學校或家中尋求師長的輔導或支援,同時留意各種升學選擇可會帶來的機遇和限制,整合資訊,並運用研究技巧,篩選、分析及評估各種升學選擇。
在高中的階段,高中同學們認識及了解職業、事業、工作、行業及職位之間的差異,同時認識到就業趨勢及相關的進修機會,認真識別、篩選及運用與升學或就業選擇有關的升學就業資訊。了解資歷制度及明白不同升學或培訓選擇的要求及可提供的認可資歷,將從工作體驗相關的活動或學習所得的成果與升學、培訓及工作選擇互相結合,最後,認真評估不同機會與個人升學就業目標之間的關係。
作出決定、制訂計劃並付諸實行,從而面對各種轉變及由學習過渡至工作的轉變
在初中的階段,同學們初步訂立高中升學計劃,計劃可與個人或事業目標/抱負有關或無關,並留意訂立目標時的外在影響因素(例如來自家長及同輩的影響),定好優先次序,利用認識及運用決策技巧加上留意不同來源的資訊、指引及建議,並加以適當運用,使同學們對高中選科作出知情及負責任的選擇,並就高中選科制訂應變計劃,最後將初擬的高中選科與切實可行的行動計劃互相聯繫。
在高中階段,高中同學訂立初步職業性向及相關的進修/培訓目標,評估外在因素的影響(例如來自家庭、社會經濟環境、僱主期望等影響),並將有關影響與本身的抱負互相對照。同時認識、選擇及運用合適的決策技巧以及認真比較升學、培訓及職業等方面的選擇。最後,考慮會影響升學就業決定的各項因素,包括財政狀況及社會經濟環境下的轉變,在適當表現個人特質、就業能力及學習/事業目標的技巧和態度下,培養及掌握能夠投身工作的共通及就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