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的基本概念:電荷、電壓、電流與電
阻的基本定義與原理。
2. 歐姆定律:解釋電流與電壓、電阻之間
的關係,這是電路設計中的重要法則。
3. 電能與功率:探討電能轉換和電功率的
計算,理解能源消耗的問題。
4. 直流與交流電:區別兩者的特性,並了
解它們在不同應用場景中的優劣勢。
1. 半導體材料的性質:介紹半導體材料,如矽和鍺,這些材
料在電導性上的特殊性質,介於導體與絕緣體之間。
2. 摻雜技術:解釋摻雜過程,如何通過引入其他元素(如磷
或硼)來改變半導體的導電性,形成N型或P型半導體。
3. PN結與二極體:PN結是半導體器件的核心,教導其如何允
許電流單向流動並應用於整流等裝置中。
4. 晶體管的工作原理:重點講解MOSFET與雙極性晶體管,
這是現代積體電路設計中的關鍵元件。
<地理課題>
1.全球供應鏈與區域經濟影響:探討半導體產業的全球分布,尤其是亞洲、歐美地區的半導體製造中心,並
分析台灣在全球市場中的地位。
2.半導體與資源利用:了解半導體生產所需的自然資源(如稀土金屬),並探討環境影響與可持續性。
3.科技園區與城市發展:以台灣科技園區為例,討論園區如何帶動城市經濟發展、交通建設與人口變遷。
<公民課題>
1.科技與法治:研究半導體產業知識產權保護、科技競爭與國際貿易政策,探討政府在產業發展中的角色。
2.勞動權益與科技產業:探討半導體產業的就業機會、勞動條件,以及自動化技術對工人的影響。
3.數位科技與社會不平等:分析半導體技術推動的數位轉型,對社會階層造成的影響(ex.數位鴻溝問題)。
<歷史課題>
1.半導體發展歷史:從歷史的角度介紹半導體技術的發展,從最早的晶體管發明到現代積體電路,並分析重
要的技術突破和歷史事件。
2.冷戰時期的科技競賽:探討冷戰背景下的科技競爭,特別是美蘇之間的太空競賽與半導體技術的發展。
3.全球化與產業變遷:分析20世紀末以來全球化對半導體產業的影響,含產業外包、全球分工與科技創新。
1. 基本電路元件:講解電阻、電容、電感等元件的功能與作用,這是電路設計的基礎。
2. 電路圖與符號:教導學生如何讀懂與繪製電路圖,理解常見符號的含義。
3. 並聯與串聯電路:介紹兩種常見電路設計模式,並進行計算與實驗。
4. 邏輯電路與數位電路:說明數位電路的設計與邏輯門(如AND、OR、NOT)的運作在半導體晶片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