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品格是人生關鍵影響力,51% 品格力 + 49% 學習力
KIST 聯盟延續 KIPP 根據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等人研究,提出的七大成就品格(Performance Character):熱情、樂觀、好奇、感恩、自制、堅毅與社交智慧。以「努力學習,友善待人」為辦學理念,相信品格教育是孩子最重要的奠基工程。
借取 SEL 溫暖親密的手法,以成長心態為底層鼓勵學生賦予事件正面解釋,進而產生實踐品格行動,我們的學生需要堅強的學術基礎和品格力才能在大學和出社會後取得成功,而品格力發展同時也是 108 課綱課程目標「自發、互動、共好」的關鍵。
品格怎麼教呢
2-1 四種回應模式(05:05)
2-2 用 Frayer Model 創造品格語言(05:55)
2-3 成長型思維(07:21)
2-4 SBIOR 對話引導(07:00)
2-5 品格與兒童發展(07:02)
2-6 品格與大腦發展(05:21)
2-7 3R 對話步驟(03:10)
2-8 微時刻金三角(01:17)
如何紀錄學生品格力發展|非認知能力發展平台及教材
緣起
有感於非認知能力對於學生發展的重要性,KIST 聯盟與 TFT、均一連結麥肯錫團隊(McKinsey & Company)共同合作開發「非認知能力發展平台(NCDP)」,透過行為指標紀錄,協助老師以多元角度記錄、檢視、彙整學生的非認知能力學習成長歷程;期待平台能成為親師生溝通的工具,創造更多與孩子的對話。
說明
以 OECD 非認知技能為框架,協助教師可以系統性地了解各種非認知能力及其相應教學方法,並運用豐富的相關教材應用分享以快速導入教學。
線上學習資源
品格教育怎麼教
〈品格鍛鍊 I:國小 / 品格大架構〉林郁杏講師/2020 K Camp
〈品格鍛鍊 II:國中 / 品格教育方法論〉林國源講師/2020 K Camp
〈品格鍛鍊 5-9 年級〉林國源講師/2020 共識營
〈品格鍛鍊:品格大架構〉胡茵講師/2021 峰會
〈品格鍛鍊:挑戰性課程〉陳清圳講師/2021 峰會
〈品格圈在一起〉胡茵講師/2021 仙草實小教師研習
〈品格鍛鍊概論:KIST 品格大小事〉胡茵講師/2021 K Camp
〈品格鍛鍊概論:建立個人與團隊信念〉胡茵講師/2021 K Camp
〈品格鍛鍊概論:大架構-學習導向的教室〉胡茵講師/2021 K Camp
〈品格鍛鍊概論:微時刻-成長型思維〉胡茵講師/2021 K Camp
〈成長型思維:學習導向教室〉胡茵講師/2021 共識營
〈品格很有ㄕㄨˋ 〉陳安怡、林宜諴講師/2022 峰會
〈成長型思維|與自己對話的微時刻〉胡茵講師/110-2 選修研習
〈建設性回饋|與學生對話的微時刻〉胡茵講師/110-2 選修研習
〈品格行為語言|幫孩子標記可遷移的能力〉胡茵講師/110-2 選修研習
〈SBIOR|用 SBIOR 帶全班做品格討論〉胡茵講師/110-2 選修研習
〈非認知能力課程設計工作坊〉柯君翰、黃唯銘、賴柔均講師/2023 峰會
〈家庭中的KIST味〉范宜云、羅錦馨講師/2023 共識營
〈關於品格,原來家長這麼想!〉 陳美儀、劉家昀/2023 共識營
品格 11 原則/PRIMED 策略
〈再思卓越教學架構 / PRIMED〉劉冠暐(Vincent)講師/2020 峰會
〈品格教育策略〉黃素雲(Maggie)講師/2020 K Camp
〈品格 11 原則〉黃素雲(Maggie)講師/2021 峰會
情境式/體驗式/議題式學習
〈品格鍛鍊 1-4 年級〉林郁杏講師/2020 共識營
〈2021 品格廚房〉拯民國小團隊/2021 共識營
〈品格廚房:以劇之名〉 林詩穎(塔逼)、姚依欣講師/2022 峰會
品格XSEL
〈SEL 與品格的相遇〉林幸慧、李科賢(科科)講師/2021 峰會
〈非認知能力系統發展架構工作坊〉/2024 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