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職文章分享

幼兒園入園該有的10大能力清單,你家孩子準備好了嗎?

2020年2月20日/分類: 最新文章 /作者: 天才領袖團隊

孩子入園對爸媽而言可是大事,擔心孩子會不會適應不好?擔心孩子會不會被欺負?擔心孩子會不會一直哭想媽媽?

與其孩子入園後,爸媽擔心東擔心西,不如現在一起來看看,孩子進入幼兒園小班後,需要考驗的處理能力,孩子都具備了嗎?

1. 「能主動表達需求與困難」:

孩子遇到問題就哭不說,是老師最怕。也許在家哭有用,因為家人可能光看孩子的一個眼神,就知道他想幹嘛,但老師無法呀!這樣明顯的環境落差,會讓孩子更感到不適應,更焦慮。所以在家,要多給予孩子表達需求或敘述困難的機會,別因為你懂孩子,孩子一個手勢一個聲音,就直接給予幫忙與協助。

2. 「用湯匙舀菜不掉落」:

曾有老師反映,中班的孩子,連用湯匙舀個貢丸起來吃都一直掉,大嘆孩子精細動作大不如前,其實,這或許是現在玲瑯滿目的寶寶學習餐具害的,幼兒園的餐碗、湯匙為了收納方便,大多大同小異,但一定不像寶寶餐碗/盤、餐具一樣,有特別的防滑防漏設計或粗柄,因此若在家都用好用的餐具,到學校才用技巧高的餐具,那當然不適應。

3. 「能自己穿脫外套、鞋襪、衣褲」:

不少家長都會注意到這點,但要記住,不是只有會不會的問題,還有速度快不快的問題,一雙鞋穿個五分鐘,永遠都是班上最後一個,「跟不上」的感覺就會讓孩子有壓力。此外運動過後換衣服的速度快,也能減少身體溫差大、挑戰免疫力的風險。還有要教導孩子正面和反面的概念,由其實外套,不少幼兒園會要求孩子把脫下的外套掛起來,就曾看過孩子因為脫外套時袖子變成由裡面翻出來,結果外套一直套不進一架的窘境。

4. 「跟他說危險他就會去注意」:

有些孩子大人越說危險、不可以,他越想去嘗試,這很多時候是因為他還是沒有理解為何危險、為何不行,因此在教導孩子安全意識時,給予圖片或自己與他人的機會教育是很重要的。

5. 「能自己擤鼻涕、洗手、戴口罩」:

幼兒園老師是不可能一直有空幫孩子擦鼻涕的,再加上鼻涕這種東西,孩子往往袖子一抹就不見了,結果吃飯也常用袖子擦嘴巴,細菌又吃進去,難怪感冒一直不會好。而且等到接孩子回家,鼻腔裡的鼻涕早就又乾又硬,臉也跟小花貓一樣,十分難清。另外,疫情期間戴口罩、勤洗手很重要,在家就要養成孩子這兩大好習慣,保護自己健康、降低感染風險。

6. 「會一腳一階上下樓梯與跑步」:

兩三歲以上的孩子就能察覺自己和同儕不一樣,所以當能力有所落差時,孩子就容易感到退縮、焦慮,因此幼兒園環境會面臨到的環境障礙處理,或大動作遊戲技巧,如跑、跳、丟接球、攀爬,都建議要先多帶著孩子練習,別仰賴進學校後給老師教。

7. 「能遵從2~3步驟的指令」:

在幼兒園的環境,很常會聽到老師的「等一下先去穿鞋,然後拿著自己的水壺到線線那邊排隊…」,這樣多步驟的指令,小班的孩子就該有能力處理。

8. 「能理解團體現在正在做什麼」:

這意味著孩子會去看別人正在幹嘛,自己跟著做,不會容易狀況外。

9. 「不會排斥跟同儕一起玩」:

在進入由兒園前,建議孩子就要有些同儕互動的經驗,學習「一起玩」、「輪流」、「等待」、「詢問溝通」。

10. 「能靜下來玩10分鐘」:

小班的孩子靜下心來玩玩具應該就能有10分鐘以上,如果孩子沒有辦法,可能就要評估一下孩子的遊戲認知發展、專注力、與自我控制能力。

這10種基礎能力,是爸媽們送上學的觀察也是預先的做法,至於應該給孩子怎樣的心理建設呢?該不該沒上學前就跟孩子說明上學的一切?又怎麼溝通你要離開媽咪去過團體生活?又是另一門課題囉!


做中學讓孩子增強學習力 ~奠定學習基礎,讓孩子多動手累積經驗~

做中學讓孩子增強學習力 ~奠定學習基礎,讓孩子多動手累積經驗~

文章出處:學前雜誌 作 者:洪蘭


爸媽必須適度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嘗試,孩子的生存本能才能充分發揮出來;而放手的時機並沒有一定公式,爸媽要依孩子的個性來調整教養的方法。在2月號的〈學前教育〉中,有好幾篇文章談到「放手,讓孩子自己學習」有讀者問:「放手的原則是什麼?有沒有指標?怎麼知道什麼時候該放手?」這真是個好問題,太早放手怕孩子會受傷太晚放手孩子不能忍受父母的嘮叨,這個拿捏需要智慧並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公式,因為教養孩子是藝術不是科學沒有重複性。

父母要依孩子的個性,調整教養他的方法。通常適用於老大的並不見得適用於老二,但是,不變的教養原則,在於放手而不致有不可逆後果的,才可以讓孩子去試一試。比如,有生命危險的事就不可以讓孩子去嘗試,因為生命是不可逆轉的。


1.自己動手做,大腦活化程度更強:

在腦造影的實驗中「經驗」決定孩子大腦神經迴路的連接,模仿別人動作跟自己做這個動作的媒介,雖然都是前運動皮質區的鏡像神經元,但是自己動手做時活化的程度不同也牽涉到更多不同的大腦部位,如負責肌肉、骨骼運動的大腦區域、眼手協調的區域及它們的回饋,這個回饋系統非常重要它會修正動作,使動作越來越精準;我們常看到搖搖擺擺學走路的孩子在做對一件事之後,他會退回去原處,再來一次,這個再來一次就是要確定剛剛那個成功的動作它所動用到的參數 (parameters)是正確的,在第二次又成功之後孩子會一遍、兩遍、三遍去做這個動作直到熟練為止,這個重複性的動作就是將這個神經迴路固化(consolidation),當下次要再做這個動作時只要起意念,它會像拎粽子一樣找到繩子的頭一串粽子就出來了。


2.透過經驗的累積,孩子能舉一反三:

一旦整個迴路不停的被活化,它最後會變成自動化的動作,這時就不再需要大腦的資源去調整它、監控它了,所以經驗對孩子的學習來說非常重要,沒有東西可以取代它。蒙古有一句格言:「用嘴巴殺死的獵物搬不上馬,用言語殺死的獵物剝不了皮」看一百遍不如自己動手做一遍,所以在科學實驗上,老師都強調 「hands-on」,要學生動手做,刺激神經的連接與迴路的修正從做中學習它更增加孩子學習新東西的能力,新的聯結可以利用既有的迴路做基礎從中再去發展更新的聯結,神經迴路的活化是個骨牌反應它像水閘的門打開一樣,讓水流到所有相連的溝渠中變成觸類旁通、舉一反三而達到類化的效果。


3.對於危險的學習,一次就深印大腦:

對一些危險的事情,與其警告、防範、禁止不如 教他什麼是正確的動作,小學三年級以上的孩子就可以教他正確的使用爐火或工具的方法,父母也不妨讓他嘗試一下做了危險動作會發生什麼後果讓他不致再做出危險的事。我們天生有「一次學習」(One-trial Learning) 的機制,只要跟生存有關的學習一次就深烙大腦,形成強固神經連接再也不忘。很多孩子愛玩火(火焰的跳動是一個非常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東西)父母履戒不聽,國外的父母便會把孩子的手指頭抓去碰一下爐子讓他燙過一次以後就再也不敢玩火;這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求生本能,因為人生有些事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是百年身,所以對於一般性的學習它讓我們一再嘗試熟能生巧,但是對危險的學習一次就終身不忘。


4.爸媽適度放手,讓孩子身心充滿活力:

大自然對學習強調的是「經驗」,所以,放手對中國的父母來說特別重要,大部分華人的父母不喜歡孩子奔跑,要孩子中規中矩,其實奔跑對大腦來說,它是視覺刺激不停的在改變,孩子的眼睛一定要放在前方的目標 (大人不妨自己試試看),如果一邊跑一邊左顧右盼,僅速度會慢下來也會絆倒,因為注意力的資源被分散了;當奔跑時內耳的半規管在急速的工作以保持身體的平衡一些祖先傳給我們生存的本能全部都發揮出來,肌肉的運動帶來多巴胺神經傳導物質的大量分泌多巴胺使得大腦的愉悅中心活化;孩子在跑的時候臉都是笑開的,所以,適度的放手是必要的。


現在正是春暖花開的時候,不妨多帶孩子去公園或野外踏青,在野外奔跑一小時所帶給孩子的健康和活力勝過吃補品和營養劑,因為它是身和心的總補給。

從生活自理,強化孩子自信心

從生活自理,強化孩子自信心(文/黃美湄//摘錄於學前教育雜誌)

自信要在生活小事裡養成,其中最能看出孩子的進展就是在培養自理能力和看書玩遊戲的時刻,當寶寶學會拿湯匙,全家人興奮的目光集中在他身上,或是寶寶放對一片拼圖,自己很有成就感地拍拍手時,他的自信就在逐步累積。

小歡從1歲半開始,凡事都喜歡「自己來」。吃飯想自己拿碗、看書玩玩具要自己選、穿衣服也有自己的意見和堅持。有時候媽咪為了節省時間,真希望小歡意見別那麼多,乖乖讓大人打理就好。不過,婆婆倒是很滿意,還點醒媽咪:「我的小孫子不得了喔!這個年紀就會自己做很多事呢!越練習就越會做,你別怕他弄髒弄亂。」 婆婆的提醒一點兒也沒錯。養育幼兒時,我們總是強調要讓孩子有成功的經驗,讓孩子對自己和自己所做的事充滿興趣、有信心;但同時也告訴爸媽,讓孩子嘗試錯誤是重要的,我們希望孩子別害怕做錯,並勇於面對自己做得不對或做得不夠好的地方,直到做正確為止,就像我們希望孩子跌倒了,不是賴在地上等待別人疼惜或攙扶,而是學會自己勇敢地站起來一樣。

從生活瑣事學會肯定自己大多數的爸媽對於孩子外顯的行為比較容易留意到,但對於發自內心的感受則不夠敏銳。可能孩子很正在沾沾自喜終於會用湯匙了,卻被爸媽一把將湯匙奪走,怪他胡亂玩,而沒注意到他臉上原本充滿的「我會了!我好棒!」訊息。 其實,孩子面對生活例行的吃飯、穿衣、刷牙洗臉、自己上廁所等等事情,由不會到會,乃至於精熟,非常需要爸媽持續地提供機會與鼓勵,讓孩子嘗試錯誤,反覆摸索練習。以穿脫衣服為例,「自己穿脫衣服」是孩子需要培養的自理能力之一,通常也代表著孩子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當孩子開始建立自主意識時,想要自己脫、自己穿的欲望會越來越強,這正是孩子嘗試建立新能力以及學習獨立的好機會。

持續練習,讓能力與信心大增

自己穿脫衣物與動作發展密切相關,需要鍛鍊手指肌肉和精細動作。當孩子試著把頭套進衣服開始、把兩手伸進袖子、將兩腿穿過褲管,最後能夠自己穿戴整齊,這是一連串細瑣的學習過程,也代表著發展上的進步。

不過,從「想要自己穿」到「會自己穿」,需要好多年的時間練習。1~1歲半的孩子就開始喜歡自己脫衣服、褲子或鞋子。這些動作讓他覺得十分有趣又有成就感。1歲半開始,當你準備幫孩子解開釦子和拉拉鍊時,他會搶著要自己來,也喜歡重複地穿穿脫脫,像玩耍似的。2歲左右,孩子已經可以試著自己穿襪子和褲子,但還是經常會穿反,或是把兩隻腳塞進同一隻褲管裡。3歲孩子則喜歡拉拉鍊、扣大釦子,也已經有能力自己穿簡單的外套和大衣。4歲以上大部分都可以自己穿脫衣物了,只是常有扣錯釦子及漏掉的情形。一到上幼稚園,動作才會越來越熟練和精確。般說來,孩子是先學會脫衣服、脫鞋子;而穿的動作比較複雜,直到上幼稚園,動作才會越來越熟練和精確。

鼓勵與回應,自信超越自卑

很多幼兒園老師發現,需要大人幫忙穿衣物、穿鞋子的孩子,往往學習情緒比較低落、容易有挫折感,也比較缺乏自信心。所以爸媽最好在孩子準備上學前,讓他自己多多練習穿脫衣服,不但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也能建立他的自信心。當孩子在學習穿脫衣服時,能得到你的鼓勵,就是他學習自理能力的動力,一旦有了成就感,自然也會越做越好。

孩子生活例行的學習裡,每一次正面的鼓舞都是養成自信的契機,而每一次負面的批評都是信心折損的導火線。社會心理學家艾瑞克森的人格發展理論指出,有一些人格危機會發生在幼兒期,5歲左右開始是自信能否超越自卑的重要階段,早期的生活經驗往往有很大的影響。爸媽的鼓勵與適切的回應,是養成孩子自信的最大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