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電腦
若沒有妥善使用電腦,更有機會影響心理健康或帶來道德問題。我們可多關注以下六個要點!
善用電腦
若沒有妥善使用電腦,更有機會影響心理健康或帶來道德問題。我們可多關注以下六個要點!
你有為了上網而廢寢忘餐,甚至上網以外的活動都失去興趣嗎?其實,沉迷網絡的人會被強烈渴望所驅使,經常花時間在網絡上,他們可能曾嘗試停止這情況,卻總是不能停止,甚至到達失控的程度,儘管明知會引致嚴重後果,但仍會選擇繼續!
趁著情況未惡化之前,其實我們可以學習編排時間表,維持健康的生活模式,亦可與家人訂定約章,請他們限制你使用網絡的時間,嚴重的話應尋找專業人員 (如:社工) 的協助呢!
*你亦可以參考以下的小錦囊:
【網絡成癮的警鐘,你響起了幾個? | 有效處理沉迷行為的方法 | 沉迷行為的腦科學 | 課金也會成癮?】
網絡欺凌是指一些人不斷利用資訊及溝通科技 (如:社交網絡、即時短訊工具等),蓄意及反覆地針對另一些人,作出帶有敵意的行為,意圖作出傷害 (如:騷擾、恐嚇、詆毀、威脅、假冒他人、又或是散播謠言或虛假訊息),以圖損害對方的聲譽或友誼。
如你真的面對這情況,不用害怕,你可先關閉電腦屏幕及保持冷靜,再把你的感受與經歷告訴家長或可信任的人,大家一起探討進一步的行動,必要時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你亦可以參考以下的小錦囊:
【不同形式的欺凌行為 | 甚麼是惡意言論? | 面對網上惡意言論,我可以怎麼辦? | 欺凌者的反省 】
網絡禮儀指的是網絡使用者交流的方式,是一套約定俗成的規定及禮儀。在網絡上與人打招呼、交流、表達、使用電子信箱等都有一些基本的禮儀。總的來說是包含「正確、整潔、清楚、安全與隱私、友善與尊重」這五大精神。
忽視網絡禮儀的後果,可能會對他人造成騷擾,甚或引發網上罵戰或杯葛等事件,雖然不一定會像真實世界動武般造成真實損傷,但對當事人也必然會造成心理上的傷害。
*請點擊觀看《實時網課有效小技巧》,認識用「Zoom」上網課的一些網絡禮儀吧!
(影片存取權只給予校內同學,請利用學校Google帳號登入) (如何解決常見的登入問題)
姓名、性別、身份證號碼、地址、電話號碼、學歷、財務狀況、指紋、病歷等都屬於個人資料,屬個人私隱的一部分,我們不應隨便向人透露。例如:我們在網上進行一些申請或購物時,不應向人透露不必要的個人資料。
不要因為一時心急,軾易把個人資料給予他們,因為他們套取我們的個人私隱後,可能會用來進行不法的行為,或是盜用我們的金錢等。所以我們必須避免個人資料外洩!
*你可以瀏覽PCPD的《兒童私隱專題網站》,進一步認識有關個人私隱的內容。
你試過直接於互聯網上把資料抄下來完成課業,卻沒有寫下資料出處嗎?其實在未獲授權下取用、複製或發放資料 (例如:報章或網絡上的文章、電視節目、歌曲等),就已經屬於侵犯知識產權了。侵犯知識產權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同學平日搜尋資料後,應習慣把資料來源 (例如: 網址、書名等) 記錄下來,而在一些資料搜集的功課上,往往會有「資料來源」一欄需要同學填寫,大家不應填漏,否則這就是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