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汙濁卻蘊含豐富生態藻礁

桃園藻礁是台灣面積最大的一片植物性造礁地形,多孔隙環境提供許多生物安全的棲息環境,被視為「海洋生物育嬰房」。由於藻類造礁速度緩慢,要能夠形成如此大型的礁體不只需要獨特的海洋環境,也需要耗費極為漫長的時間。藻礁生態系的生物多樣性相當豐富,延伸的外海亦成為豐富的漁場。然而,中油第三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選定大潭海域作為設站地點之後,許多爭議隨之衍生。讓我們一起聆聽藻礁生態系的水下聲音,來更進一步的了解當地的生物多樣性,並想像看看若是這個海域在未來受到工程影響、噪音遮蓋,聲音的風景又會變成甚麼樣子?

延伸閱讀:三接與藻礁保育、能源轉型關係

殼狀珊瑚藻所形成之礁體
(資料來源:劉少倫)

一層一層堆疊的藻礁礁體
(資料來源:劉少倫)

柴山多杯孔珊瑚
(資料來源:陳昭倫)

受到工作船刮傷的藻礁
資料來源:陳昭倫

從潮間帶到外海,聽聽藻礁聲景的變化

觀新藻礁大潭藻礁

觀新藻礁潮間帶聲景

觀新藻礁外海聲景

大潭藻礁潮間帶聲景

大潭藻礁外海聲景

探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