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俄團隊深究新發現的原恆星盤周圍尾狀結構

"天文學及天文物理學期刊"選為「亮點成果」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成果,發表時間:2020年4月15日)

中研院天文所高見道弘、呂浩宇等研究員長期以Subaru及ALMA望遠鏡進行的精密觀測,陸續發現一些年輕原恆星盤周圍伴有神秘氣體「旋臂」或「長尾」結構。物理上,這些結構的細微特徵蘊含了原恆星盤形成及演化物理過程的重要線索。具體如何利用這些觀測到的線索引起了由俄籍理論學家Eduard I. Vorobyov所帶領的團隊的關注,進而與上述二研究員以及呂聖元研究員共同組成跨國合作團隊進行深究。

該團隊最新發表的論文獲"天文學及天文物理學期刊"選為「亮點成果」。

中研院天文所副研究員高見博士表示:「這項出色的理論研究成果,是在我們用 Subaru 和 ALMA 望遠鏡發現到一些與原行星盤相關的有趣尾狀結構後做成的。我們很高興與俄羅斯團隊共同合作揭開『年輕恆星如何成長為成年恆星』的奧秘!」

上排:將模型疊加在氣體表面密度分佈上的「氣體速度場」,顯示氣體在團塊觸發的長尾內部和周圍流動情形。

下排:與上排類似,顯示的是塵埃增長情形。

研究團隊認為有兩種可能形成機制,分別為:一,從動態不穩定的原恆星盤中噴出的氣體團塊;二,「侵入星」(intrude star)與靜止的原行星盤發生近距離接觸(甚至碰撞)。

他們證明:彈出的氣體團塊,會產生一種獨特的尾巴,呈現弓形震波狀。原因在於團塊噴出、通過稠密包層時的超音速運動;年輕原恆星盤經常是被包覆在稠密的包層中。

另一方面,侵入星和原行星盤之間的近距離接觸,也會產生三種不同形狀的尾狀結構。在研究中被定義為:碰撞前,碰撞後和螺旋狀尾巴。這些尾狀特徵之間的不同,是按在其內部和周圍的氣體塵埃流動的特定特徵來區分的。根據研究團隊估計,尾巴中的氣體和塵埃質量分別是數十個木星質量和數十個地球質量。

研究指出,圍繞原恆星和原行星盤的尾狀結構可以用來推斷有趣的現象,例如團塊彈出或近距離相遇。尤其,弓形震波狀的尾狀結構,可能表明著團塊彈出是其形成的可能機制!

更多資訊:

本篇論文發表於2020年4月1日出版的天文學及天文物理學期刊(Astronomy & Astrophysics),篇名:"The origin of tail-like structures around protoplanetary disks"

團隊名單為:Eduard I. Vorobyov (University of Vienna), Alexandr M. Skliarevskii (Southern Federal University), Vardan G. Elbakyan (Lund University), Michihiro Takami (中研院天文所), Hauyu Baobab Liu (中研院天文所), Sheng-Yuan Liu (中研院天文所) and Eiji Akiyama (Hokkaido University)

相關連結:

The origin of tail-like structures around protoplanetary disks

天文觀測揭露新生恆星暴食成長秘密


英譯中:黃珞文

科學編輯:呂浩宇助研究員、周美吟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