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利用調節器使槓桿實驗器保持平衡。
在槓桿實驗器上掛上砝碼,使其保持平衡之後紀錄砝碼的數量。
施力臂愈長,抗力臂愈短愈省力。
施力x施力臂=抗力x抗力臂
組裝輪軸實驗組,並用尺測量輪半徑與軸半徑。
將砝碼掛在輪上與軸上,使其平衡不轉動之後,觀察並記錄砝碼的數量。
輪軸是一種槓桿的變形,施力在輪上,施力臂大於抗力臂,較省力。
固定支架後,將滑輪固定在支架上,並掛上棉繩。
在棉繩的兩端掛勾處掛上砝碼,使其平衡不轉動之後,觀察並記錄砝碼的數量。
取下砝碼,將棉繩往下拉10cm,測量並記錄現另一端的砝碼會移動的距離和方向。
定滑輪不省力也不費力,手拉繩子的長度和重物移動的距離相同方向相反,有操作方便的特性。
先用彈簧秤秤出滑輪加上砝碼的重量並記錄下來。
將棉繩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並繞上動滑輪的底部,另外一端用彈簧秤測量施力大小。
用手將棉繩往上拉10cm,測量並記錄動滑輪和重物移動的距離和方向。
動滑輪可以省1/2的力,重物移動的距離只有手拉距離的1/2,省力費時的工具,施力方向和重物移動的方向相同,操作不便。
定滑輪相當於支點在中間的槓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動滑輪相當於抗力點在中間的槓桿,可以省一半的力。
將定滑輪與動滑輪組合成滑輪組,定滑輪可以改變施力方向,改善動滑輪操作不便的缺點,但是又能達到省力的效果。
滑輪組有省力與操作方便的優點。
將大小不同的齒輪互相扣住後固定在操作板上,轉動大齒輪並觀察小齒輪轉動的方向與圈數。
將兩個齒輪分開固定之後,利用塑膠鍊條套住齒輪,轉動大齒輪並觀察小齒輪轉動的方向與圈數。
互相扣住的齒輪轉動方向相反,利用鍊條連接的齒輪轉動方向相同。
將一支注射筒拉開充滿空氣後連接塑膠管,再接上另一支未拉開的針筒。
將注射筒活塞往下壓,觀察另外一個針筒活塞的位置變化。
將注射筒連接塑膠管,在水盆中拉起活塞,將水吸到注射筒中,將注射筒倒過來擠壓活塞,擠出注射筒內的空氣,再重複拉起活塞。
在水中將另外一支針筒裝上塑膠管,取出水面之後,將注射筒活塞往下壓,觀察另一個針筒活塞的位置變化。
注意再擠壓時另一端不要壓住,以免壓力過大使塑膠管脫落讓水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