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走莖(stolon)?
草莓在生長過程中,會從母株的葉腋或基部長出橫向蔓延的莖,這種橫向爬行的莖叫做「走莖」。
走莖會沿著地面延伸。
在走莖的節點上會長出一個新小株,這些小株稱為「走莖苗」或「走莖子株」。
當這些小株長出根、發展出葉子後,可以剪下來獨立種植,成為新的一株草莓。
🌱走莖苗的特徵
來源:由母株走莖節點生出
優點:無性繁殖,基因與母株一致、生長迅速、操作簡單
缺點:若母株有病害,可能會一併傳播
代數過多會衰退(俗稱「退化」)
💡 什麼是草莓「代數退化」?
草莓多數是透過無性繁殖(走莖苗)進行繁殖。雖然這種繁殖方式可以保留母株的優良特性,但:當同一個母株品系的走莖苗,不斷地再拿來做母株,連續繁殖超過一定代數後(通常是3~5代),會開始出現生長勢下降、果實品質變差的情形,這就叫做「退化」。
💡 為什麼會退化?
病毒與隱性病原累積:無性繁殖不會淘汰病菌,隨著代數增加,潛在病毒或病害會在群體中累積並擴散。
生理活力下降 即使遺傳不變,植物細胞也會因氧化壓力、激素失衡而變得「老化」或弱化。
環境壓力積累 多代繁殖常在同一農場或相似環境中進行,會選擇性地保留對某些逆境敏感的特性。
微突變累積(somaclonal variation)雖然是無性繁殖,但植物細胞在多年生長或組培過程中可能出現基因微變異。
📉退化後會有什麼現象?
植株矮小、葉色暗淡
果實變小、變畸形或風味差
容易感病,整體壽命縮短
走莖數變少,繁殖效率下降
✅怎麼避免這種退化?
定期從原始母本或組培苗「回頭更新」:使用病毒脫除的組培苗當作新母株,是最穩定的方式。
建立「繁殖代數記錄」:清楚標記哪一批是第1代、第2代……,不要無限循環使用。
使用無病種苗系統(如原種苗 → 一級苗 → 二級苗):有些草莓苗場有完整的苗系管理制度。
注意田間衛生與隔離栽培:減少環境中的病原與交叉感染機會,也能延長品系健康壽命。
2025/03/17
章姬 T 走莖苗
2025/03/24
剪斷 2 代走莖
章姬 T 走莖苗2株脫離母體,移植種植槽,採 DWC 但因根系未長出種植籃,所以採24小時滴灌與霧耕。
章姬T-01
2025/04/07
2025/04/07
章姬T-02
2025/04/07
2025/04/07
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