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糰
飯糰泛指在漢字文化圈中各種用米飯捏成的團狀食物,通常中間包有各種餡料,但同樣由米飯包餡而成的粽子及糯米鷄並不歸於此定義內。
中式粢飯盛行於華南地區,常見的形狀有橢圓形、圓形與長條形等,主材以糯米為主,而內餡則會加入油條、豆乾、肉鬆、酸菜、榨菜等,因地而異,為受歡迎的早餐菜式並常搭配豆漿食用。現代粢飯也會加入鮪魚、玉米、火腿等食材。
滷肉飯
肉臊飯,是台灣、福建、廣東潮汕的一道美食,在廣東潮汕的肉臊飯中的肉臊(豬肉末)可以是炒的、煮的、滷的等任何烹飪手法,只要加了肉臊的米飯就可以稱之為肉臊飯。在台灣北部則又稱為滷肉飯(臺灣話:Ló͘ bah pn̄g,又寫作魯肉飯),是一道豬肉丁(或絞肉)製作而成的美食,有些人認為是台灣的國菜。
珍珠奶茶
珍珠奶茶(英語:Bubble tea),又稱波霸奶茶(英語:Boba milk tea)、泡泡茶,是1980年代起源於臺灣的茶類飲料,為臺灣泡沫紅茶、粉圓茶飲文化中的分支,其作法為將粉圓加入奶茶中,奶茶可以是由奶精或鮮乳調製;另有「珍珠紅(綠)茶」、「珍珠奶綠」等衍生種類,是臺灣最具代表性的手搖飲料之一,並從臺灣流行至世界各地。
小籠包
小籠包是一種誕生於中國江南地區的著名點心,吳語太湖片又稱小籠饅頭[2],多處地方亦盛行,例如廣東、香港、台灣,以「體小、餡大、汁多、味鮮、皮薄、形美」而著稱
湯包源於北宋京城開封的灌湯包,特色的餡料經過蒸煮化為汁水,現代形式的小籠包起源於江南,如今小籠包是常州、無錫、蘇州、南京、上海、杭州、寧波、嘉興等地的傳統小吃。後又在各地得到發展和演變,形成不同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