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表

校名(全銜):臺南市關廟區崇和國民小學

方案名稱:藝鼓在崇和深獲人心

一、 教學團隊或邀請藝術家(團體)簡介

師資-林韻慈(小朱老師)(表演藝術家)

學歷-國光國小

東峰國中

新民高中

南台科技大學

經歷-

1. 協助台南縣國教創新教學輔導團藝術與人文領域「涵泳藝術之美─人文素養」研習之打擊實務講師。

2. 協助崇和國小、嘉義下潭國小等校進行教師太鼓研習課程。

3. 協助崇和國小、子龍國小、嘉南國小、六甲國中、西港國中、新豐高中及南關社區大學太鼓社團與太鼓班教學指導。

4. 應聘為南關社區大學太鼓表演藝術班課程講師。

5. 應聘為臺南縣北門社區大學太鼓打擊班課程講師。

6. 參加鯤鯓王平安鹽祭暨兩岸全國各級學校龍獅藝陣嘉年華,榮獲教師組太鼓第一名。

7. 參加鯤鯓王平安鹽祭暨兩岸全國各級學校龍獅藝陣嘉年華,榮獲社會組鼓術第二名。

8. 參加教育部、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指導全國傳承盃鼓藝獨輪車錦標賽,榮獲打擊鼓藝組第一名。

9. 參加台南市政府社區大學師資專業知能基礎研習課程8小時。

10. 參加台南縣體育會舉辦舞龍舞獅裁判研習營26小時。

11. 擔任鯤鯓王盃兩岸龍獅藝陣嘉年華裁判。

12. 參加中華音體教育發展協會舉辦之音體表現教育和太鼓資格檢定,經審查核定為六級。

13. 參加日本太鼓連盟資格認定規程,經檢試認定合格5級技術員。

14. 參加社團法人台灣太鼓協會舉辦太鼓專題研習會研習活動6小時。

15. 參加元嘉國際教育機構太鼓研習6小時。

二、 方案名稱理念

本校創校於民國八年四月,位於臺南市南陲,台19甲線旁,緊鄰高雄市,花木扶疏,校景優美,是ㄧ所小而美的小學,屬於偏遠小型學校。家長多為農工階層普遍經濟情況不佳,平均學歷為中等程度,大多無法協助課業以外的學習。家庭結構中,單親、隔代教養比率佔20%以上,屬文化不利區。

學區有三里,然資源極為有限,因此各項建設較為緩慢。又位處偏遠,不容易受到其它贊助單位青睞,學區內並無較佳之就業機會,故人口外流顯著。而早期由於地方上聲名遠播的「飛鷹跳鼓隊」之故,民國六七零年代,學校主要以跳鼓隊為藝術團隊,但到了九零年代,學區家長認為孩子參加跳鼓隊會妨礙課業,且普遍對跳鼓隊的觀感不佳,因此,跳鼓隊就此走入歷史。幾年前,自林校長引進太鼓後,全校師生便開始接觸太鼓,幾年的教學下來,太鼓課程已逐漸深化於學校的課程中,成為全校學生都會的一項特色技藝,在畢業前都能帶著鼓藝離校,因此學校便想延續這樣的傳統,讓太鼓課程繼續紮根在崇和,讓全校學生均能體驗「擊鼓藝文之美」,並能在畢業時,都能帶著鼓藝畢業,拓展學生的新視野。

三、邀請藝術家參與藝術課程發展的動機或目的

藝術與人文教學實施的歷程應兼顧認知、技能與情意,而其領域更統整了視覺藝術、音樂與表演藝術三門學問。近來鼓藝文化蓬勃發展下,大家逐漸了解到擊鼓不僅是統整音樂與表演藝術的活動,且教學曲目多為本土創作,是以台灣的「歷史、風景、風俗」為創作題材,堅持以傳創本土擊樂藝術為定位,因此鼓樂的教學,也具有尊重、傳承本土藝術的價值,另外,太鼓,更是一個發源於日本但卻響遍國際的民俗藝術,所以,本校期待透過以太鼓教學為藝術深耕的發展主軸,讓學生全面培養立足臺灣、放眼國際的世界觀。更重要的是學習的過程,使學生有機會體驗不同的藝術創作媒介,所展現出來的獨特風格。更期藉由藝術家和本校教師進行協同教學的歷程,提升本校教師的藝文教學涵養,而更一步將鼓藝留在崇和,讓太鼓在崇和能夠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