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文創園區的前世今生

台灣城鄉的老屋新生

王榮文 董事長

講題:華山文創園區的前世今生與台灣城鄉的老屋新生

日期:111年11月22日

時間:1610-1800

地點:國立中正大學 共同教室大樓106演講廳

直播網址:


講者簡介:


王榮文先生爲台灣嘉義人,1971年畢業於政治大學教育系,1996年畢業於政治大學企研所企家班,現任遠流出版公司及智慧藏學習科技公司董事長,以及華山文創園區負責人。王董事長於大學時代即立志成為「出版人」,畢業後於1975年創辦「遠流出版社」,出版吳靜吉、李敖、柏楊、金庸等名家大作,開拓書系,創新經營。1987年獲選年度出版風雲人物;1990年在北京演講「台灣出版事業產銷的歷史、現況與前瞻」;2003年獲聘北藝大藝管所兼任教授;2008年獲頒金鼎獎特別貢獻獎;2010年出任台北國際書展主席。

除了出版事業外,王董事長於2007年開始經營「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以此做為經營故事、經營感動、成就品牌的空間媒體平台,跨界創價,聞名兩岸,並因而在2021年獲頒首屆文協獎章。王董事長自謙一生貴人不斷,非常珍惜他在台灣扮演的活躍出版人角色,希望持續發掘聰明腦袋、貢獻世界。


演講大要:


在本次演講中,王董事長將帶領大家瞭解「華山文創園區」的創辦歷史及未來願景,包括:它如何從日本的酒工場、樟腦工場、變成公賣局的工業遺址?如何經過市民討論與政府決策,從立法院新址、藝文特區,峯迴路轉,變成創意文化園區,並透過促參法自提方案競標、委外經營?而工業遺址又如何經市府文資審議指定成古蹟、歷史建物,並做到樹木保護?

「華山今論劍、創意起擂台」,華山創意江湖的今日模態究竟是命定還是偶然?台灣文創發展公司依據什麼理念願景兼顧商業與公益平衡?在都更創利、地方創生方興未艾此時,華山經驗與台灣城鄉的空間活化、老屋新生的再利用有什麼know how可以貢獻?講者將試著以宜蘭、嘉義、台北的一些實例和大家共同探索。






指定閱讀文獻:


吳思華,2022,《尋找創新》。台北:遠流。第3章、第4章。

建議參考文獻:


「華山文創園區2017年刊:華山園區10周年特輯」

https://ws.huashan1914.com/QRCODE/2017HSAnnualReport.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