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3 08:49 聯合報 記者高宛瑜
萬福國小學童走路上學就可獲得「好行卡」,有學生在校門口發卡。
北市國小學童上下學家長接送率高達四成八,約兩個國小學童就有一人被家長接送,被市長柯文哲評為是「弱國的表現」。但文山萬福國小學童走路上學比例高達九成四,原來校方為鼓勵孩子走路通學,除與市府合作改善周邊環境,也推出「好行卡」,學生只要走路上學就可獲卡,集滿20張就可兌換小禮物。
萬福國小位於羅斯福路五段巷內,去年起的學期期間,只要上午在萬福校門口,就會看到有學生擔任「小天使」,發給走路上學的學生「好行卡」。若每天走路上學,只要一個月就可集滿卡片,兌換貓頭鷹小玩偶。
校長郭瑞芬說,萬福國小在巷內,相對車流量少,加上跨區就讀的學童不多,校方為推動學童走路上學,去年起在軟硬體做了一系列改善。
首先與市府交工處、里長協調,延長周邊行人時向紅燈秒數,學生過馬路不必趕路;另外將安親班接送區規劃在西側門,疏散大門人潮。在校門口旁的人行道,原設有多個路樹花台,也一併移除,擴大人行空間。讓學生認識學校周邊環境,也納入課程。
為鼓勵學童走路上學,校方還推出祕密武器「好行卡」,只要學童步行上學或家長接送時,在校園周邊的超商等指定區域,讓學生下車、走一段路到學校,就可獲得「好行卡」。
校方今年調查全校通學方式,小學一年級的走路比率高達96%,其餘年級介於89%到99%。學童走路上學後,周邊機車逆向行駛和汽車違停的狀況,也改善許多。
「讓學童影響成人,比直接改變成人快」,郭瑞芳說,要鼓勵學童步行上下學,需先改善周邊環境,並搭配「誘因」,讓學童更安心走路,也讓家長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