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孩子,總是成為老師們在課堂中需要煩惱的對象。除了擔心班級秩序,老師們也要擔心孩子的安全、學習狀況以及人際議題等,但若在老師的協助之下,ADHD的孩子也能有很優秀且穩定的表現。文章及影片中,便要和老師們分享如何面對與協助ADHD的學生,讓他們也能在溫暖、包容且有支持力的環境中持續地成長。
雖然台灣過動兒的比率不算低,但仍然面臨延緩治療或汙名化帶來的影響。該如何正確認識與面對過動兒童呢?
昆蟲擾西吳沁婕的故事,從教室裡扭來扭去的孩子,到台大昆蟲系的昆蟲老師,其實ADHD的孩子只要找到目標與合適的方向,也能有燦爛的發展。
從輔導的角度認識ADHD的孩子,也藉由「明確簡單的指令」、「訂定明確的獎懲制度」以及「找尋優勢能力」等方式協助情緒障礙的孩子。
同時是特教老師,也是成年ADHD的秦郁涵老師,從個人經驗與ADHD常出現的「注意力不足」、「過動」以及「衝動愛插嘴」的面向分享應對之策。
撰文者訪問班上有五分之一孩子過動的低年級老師吳老師,了解身為導師的他如何以穩定的態度與正向語言協助ADHD孩子穩定。
在班級中,可能會經常需要面對情緒失控的孩子,有的大吵大鬧,有的尖叫不止。這樣的狀況除了可能傷害孩子自己的身體以外,也可能對班級授課造成影響。因此我們挑選了一些文章與影片,提供方法來協助孩子穩定情緒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同時讓班級狀況回歸穩定。
孩子尖叫的原因不盡相同,釐清原因是「能力不足」、「不服輸、有主見」或來自「情緒容易亢奮」的尖叫,才能對症下藥!
簡單三個步驟,教孩子以「問題焦點處理模式」或「情緒焦點處理模式」處理迎面而來的壓力情境,不再以崩潰方式應對!
從小一孩子與老師互動的故事中,了解面對過動衝動兒童的爆發性情緒行為該如何處理。
透過「約法三章」、「日常練習」與「以身作則」等方法,協助亞斯的孩子「好好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