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目前尚待努力課題
(一) 由於縣內無高中(職)、大專院校特別發展桌球運動,無法銜接繼續訓練。有心朝桌球發展之學生勢必要離鄉到外地學習,造成縣內體育培訓選手流失、人才斷層現象殊為可惜。目前國內15及18歲組青少年國手黃建都同學,就是南投市優秀選手,因此而到高雄、台南發展。另外還有近十餘位傑出選手外流,造成楚才晉用現象,使南投縣桌球運動成績一直無法有效提升,與其他縣市實力拉大差距,與過去瑞竹女桌張秀玉等輝煌時代,更是天壤之別。
(二) 目前訓練經費由家長自行繳費及桌球基層訓練站經費與熱心廠商個人贊助,尤其如要精進技術還需另聘教練培訓,或到外地訓練比賽食宿旅費等,長期下來也是家長一筆不小的負擔。南投市體育會桌球委員會蔡主委源隆,因而發起籌募桌球運動發展基金,呼籲工商企業踴躍捐輸共襄盛舉,作為桌球發展之後盾,期望藉以恢復本縣過去的光榮時刻。
(三) 本縣因交通地理因素,教練人才較欠缺,更因工作及收入不穩定,所以教練流動率較大,對選手的瞭解及特性較無法掌握,影響選手的訓練進度及品質。如能順利籌募桌球運動發展基金,即可組織桌球教練團隊,定能更有效提升
(四) 選手每天訓練時間至多只有二個小時,有些同學還要上補習班,訓練之質與量均有不足之問題,所以急需成立體育班並設置學校宿舍,並在晚上施予課業輔導,以吸引優秀選手就讀,才能急起直追,再創南投桌球風華。
七、未來展望
目前政府推動12年國教,可有效消除過度升學競爭壓力,讓國中教學正常,實行多元成績評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態度與能力;再配合性向探索、適性輔導,幫忙學生找出個人興趣與方向,達到多元適性發展之目的。
推動桌球運動正是要讓孩子們,能多一些探索興趣專長的機會,並在國中身心發展正苦悶的階段中,能適時紓解壓力,有助於身心的安定及課業的學習。桌球運動速度快、變化多,可訓練學生的視力、體能、反應、敏捷度及思考判斷能力,更可藉由比賽過程中提升選手的臨場應變能力,挫折容忍能力並結交益友拓展人際關係,培養團隊精神等。
就本校桌球隊第一屆畢業生中(101年)計有3人,其中1人錄取台中女中;1人錄取台中二中;另1人錄取中興高中。第二屆(102年)計有6人,其中有3人錄取台中一中,另外3人亦錄取國立高中。第三屆(103年)計有6人,其中有3人錄取台中一中;1人台中女中;1人國立中興大學附中(原國大里);另外1人亦錄取國立南投高中升學成績相當輝煌,可說是文武兼備。雖然大多未進入高中體育班,部份同學仍然在課餘持續打球,並參加縣市比賽獲得佳績。
爭取在本校設置體育專班,及聘任正式的桌球運動教練,使本運動能在縣內奠定紮實的根基。並積極推動縣內高中、大專院校發展桌球運動,讓縣內桌球運動能三級、甚至四級連線,以提升競爭力,並可以在國內外重要賽事中能名列前茅。另外要積極爭取各大廠商企業,資助本縣桌球運動的推展,使訓練環境、師資、設備能達到最佳的狀態,才能使桌球運動能在各屆的期許、協助、合作及努力之下再展雄風。
南投縣立南投國民中學桌球隊簡介
103年11月19日
一、本校桌球隊成立緣由
本校鑑於南投市平和、康壽、南投等國小桌球隊及附近學校有學習過桌球才藝之同學畢業後,因南投市各國中均未能發展桌球訓練,使得有志繼續精進球藝之同學,只能離開本縣到台中、新竹、台南、高雄等外地就讀及訓練,一個年僅12、13歲小孩就要離鄉背井、遠赴他鄉異地,家長不但要付出高額的訓練及生活費用外,且會擔心孩子的生活起居照顧及適應問題。所以本校為解決此一問題及為本縣留住桌球運動人才,於99年9月1日正式成立桌球隊,發展為本校特色運動。
二、後援會組織
桌球隊在歷任校長大力支持及本校各處室同仁均能鼎力協助球隊發展,並由桌球隊家長組成家長後援會,學生訓練經費大多由後援會家長分攤,另有政府單位、熱心廠商及個人贊助。目前由前家長會會長蒲志銘先生擔任後援會會長,古振聰主任擔任總幹事,張素真小姐擔任會計工作。
三、贊助單位及個人
四、教練及成員
(一)教練群有:陳柏宏、張健鵬、連富吉教練等,都是體育大
學畢業,具有桌球專長教練證,且皆曾為優秀選手出身。
(二)學生隊員目前有男生14名、女生7名,合計21名。
五、近年比賽傑出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