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神岡區岸裡國民小學推動臺灣母語日活動實施計畫
一、 依據:
1.教育部「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推動臺灣母語日活動實施要點」。
2.105年度臺中市推動本土教育實施計畫。
二、 目的:
1.透過多元方式之推展,落實本土語言教學,提昇學生語言之運用能力。
2.藉由了解鄉土文化,培養學生熱愛鄉土之情操,進而關心鄉土、愛護鄉土、建設鄉土。
3.充份瞭解本土語言文化的內涵,尊重各族群文化,促進族群融合,建立和諧的社會風氣。
三、 實施內容:
1.於每學年開始前實施學生母語選課意願調查。
2.依學生選擇母語類別開設班別。
四、 實施原則:
1.生活化:親師生藉由日常生活中本土語言之交談,增進溝通的能力。
2.趣味化:藉由生動活潑的教學,激發學生熱愛本土語言的情操。
3.隨機化:採用融入式隨機教學,增進師生本土語言運用的能力。
4.普及化:透過教學,將本土語言普遍推廣到校園每個角落。
五、 實施對象:全校親師生
六、 實施方式:
1. 成立本土語言推動小組並定期召開會議(本土語言推動小組組織辦法另訂之)。
2. 訂定每週三為母語日。
3. 課程教學規劃與實施:
(1) 實施語言:因學區內閩南語為主要母語,因此班級課程以推行閩南語教學為主,原住民語以抽離與分組方式進行。
(2) 鼓勵全校師生除於母語日與正式課程以外,平時積極於教學過程中盡量使用本土語言,尊重多元語言之溝通與了解。
(3) 本土歌謠吟唱、詩詞朗誦可配合音樂課程教學。
(4) 善用課間活動、打掃時間播放本土語言童謠、歌曲,營造自然學習環境。
(5) 校園情境佈置結合俗諺、母語童詩、母語歌謠等,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6) 設置「本土教學及諺語專區」專欄,依節令、習俗等定期更換內容。
(7) 辦理本土語言學藝競賽。
(8) 建置本土教學網頁。
(9) 購置本土相關圖書及語言教材。
(10)開辦原住民族語教學(阿美族、泰雅族、布農族、魯凱族、排灣族)5班,以及客家語社團1班。
4. 各項活動推廣:
(1) 利用學生朝會舉辦母語日說故事、鄉土歌謠吟唱(或歌唱比賽)、詩詞朗誦、俚(諺)語、俗語、成語介紹、地名探源等活動。
(2) 善用每週母語日,利用學生朝會時導護老師、各處室行政人員皆以母語報告或宣導政策,落實語言生活化教學。導師可利用問答以了解學生理解之程度,並予以班級團體或個人指導。
(3) 配合各種節慶(如元宵節、端午節…等)進行本土語言教學相關活動(如搓湯圓、包粽子、月餅製作…等)。
(4) 配合母語日教學(如俚(諺)語、俗語…)舉辦有獎徵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5) 利用親師座談及學校相關活動日時,鼓勵家長在家儘量使用母語與孩子互動。
(6) 利用午間用餐時間播放本土語言教學推廣影片。
5. 專業成長與創新特色:
(1) 鼓勵全校教師參加本土語言認證研習,藉由專業成長提升教學專業。
(2) 利用本校領域櫥窗之「諺語專區」配合節令、生活常識學習。
(3) 利用週三教師進修時間,規劃相關研習活動,提昇教師教學知能。
(4) 鼓勵教師多加使用本校「文物藝術館」,從先民生活器物實際貼近鄉土教學。
6. 資源整合運用:
(1) 普遍宣導家長於日常生活中親子使用本土語言之交談。
(2) 善用社區資源,擴大台灣母語日之推動成效,如邀請民間藝術團體(如福爾摩沙新客家校園巡演)、訪問社區里長或請里長介紹地名探源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