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與生活:空間資訊篇
主辦單位:內政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協辦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一、目的
本研習營共有三場精彩的科普演講及海洋科技博物館三個展廳導覽介紹,科普演講由陽明交通大學土木系史天元教授及張智安教授、及氣象局海象測報中心滕春慈主任分享高程與潮位測量、由太空看海洋以及潮位與波浪觀測議題。
由於臺灣位於環太平洋的火環上,不僅有火山活動,頻繁的地震與颱風豪雨,都讓臺灣島地形不斷且快速的變化,海岸的消長、平原的下陷問題、高山是長高還是變矮? 地表變化是每天都在進行的作用,是一個動態的行為,因此,臺灣各地的高程變化是如何知道的?需要高程水準測量得到。
臺灣是個海島國家,四面環海,潮位與海浪的觀測與潮位預報,對於商船貨輪的航行、海上作業的漁船、海邊養殖工作有密切的關聯,所以潮位觀測站的設置與維護關係著長期潮位數據的品質,有好的數據品質才有好的預報分析。「水準原點」是高程系統中十分重要的元素,臺灣正高系統之水準零值基準是以基隆潮位站一個天文週期的平均海水面定義,「水準原點」於民國102年遷移至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附近公園綠地,內政部並於民國103年於館區內設置一潮位站。
為了讓大家對水準原點、大地測量、潮位觀測有更多認識,以及它們的應用及對生活的影響,內政部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特別舉辦海洋與生活:空間資訊研習營,用以讓學生了解高程系統觀念及參觀潮位站設備及水準原點位置,期配合科學教育推廣高程基準知識。
二、研習時間地點
Ø 時間:112年9月27日(三)
Ø 地點: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國際會議廳
(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367號)
三、辦理單位
Ø 主辦單位:內政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Ø 協辦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