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自然科學教材內容涵蓋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化學、生物與地球科學等各領域,且有許多的實驗活動設計,應該可以引起大部分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興趣。但是對於部分學習不佳的學生而言,課本因為主要是平面靜態的表徵,現今國小學生早已習慣數位科技發達的情況下,課本的呈現方式已無法長時間吸引學生的目光,而且也不清楚學習課本中科學概念有什麼重要性,沒有學這些科學概念對生活真的會有影響嗎?為了強化學生對於課本中所提及自然科學的重要性,我們找了很多科學新聞影片,並真的讓國小三到六年的學生觀看內容,尤其影片偏向生活安全、生活應用與科學新知,能符合國小學生的期待。在教室內,一般教學影片與科學新聞影片交錯播放,我們發現當新聞影片畫面出現時,學生會停下手邊工作很專心的觀看,在課後學習單也會寫下今天的新聞影片很好看,或是因為新聞影片所以我學了什麼,或是表示今天的新聞影片比較少,希望下次可以多找一點新聞影片。要找適合國小學生觀看的新聞影片並不容易,有時看了數十則新聞可能只有一、兩則可以使用。為了讓職前與在職國小教師可以減少找新聞影片的時間,我們花了數百小時的時間,彙整可以搭配國小三到六年自然科學教學的新聞影片,並提供給大家使用,希望可以再提升國小學生的自然科學學習動機與興趣,讓未來有更多的學生可以投入自然科學研究之中。
這些新聞影片應該要定時更新,因為有些內容時有新聞時效性的,過了一段時間後,有些新聞議題對國小學生來說就變得很陌生了。這些Youtube科學新聞影片彙整只是一個開端,未來希望有更多的老師加入編輯的工作,並且分享教學的經驗,讓大家的努力可以持續累積。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自然科學教育學系 周金城教授 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