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規劃具在地特色之環境教育中長程計畫。
1.計畫兼顧全球氣候變遷與在地環境關懷,涵蓋行政管理、校園規畫、課程教學、環境保護、社區關懷、學校特色等。
1.計畫上傳至行政院環保署環境教育終身學習網。
1.成立校內永續校園與環境教育小組運作。小組含括校長、各處室、教師代表、家長志工、學生、自治市、專家學者、民間團體…
1.環境教育認證人員。(一校一認證申請)
校內無環境教育認證人員,派員參訓中。
2.上網填報計畫及成果(含規畫環境教育四小時研習或課程)。
3.校內成立以環境教育為主題之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或學生社團。
未成立環境教育相關教師專業社群
已成立食農教育學生社團。
(一)建置永續校園與環境教育網頁
1.網站有專責管理人員,並定期更新環境教育相關資訊。
2.網站資訊內容豐富,具備教學平台,並呈現本校環境教育成果。
3.於網頁中公布學校歷年自評結果。
(一)環境教育活動辦理情形
1.本年度辦理全校性(班群亦可)環境教育教師增能研習或學生教學活動(含宣導),主題符合年度重點政策。主題、時間、對象、人數分列敘明。
本年度舉辦活動如下
詳細情形請點選連結
(二)資源與能源永續利用
1.定期執行物品回收再利用
2.訂定實驗場所安全衛生工作守則,並張貼於各實驗場所。
3.其他各項作為。
校內全面禁用一次性餐具。
校內無合作社,僅提供飲水機,並定時維護。
午餐廚餘均由廠商回收。
定期至各平台填報。
校內已全面更換省電燈具。
水龍頭加裝省水裝置。
落實垃圾減量、資源回收。
110年度綠色採購比率為100%
學生上放學多採步行、騎乘自行車、搭乘公車。
定期清理化糞池。
(一)規劃永續校園與環境教育課程與執行教學活動
(二)善用自然生態、社區人文及地質景觀等資源辦理戶外教育
(一)參與或運用教育部綠色學校夥伴網絡等組織且有具體成效
參加教育部綠學校。
(二)社區參與
與社區合作,至永安漁港淨灘。
(一)建構符合生物多樣性的校園
(二)利用永續校園工法活化校園空間
(三)籌編經費執行永續校園局部改造及應用
(一)學校推動永續校園與環境教育特殊優良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