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本网站已经搬迁至新的网站
娑婆之苦,无量无边。总而言之,不出八苦。所谓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此八种苦,贵极一时,贱至乞丐,各皆有之。前七种是过去世所感之果。第八五阴炽盛苦,乃现在起心动念,及动作云为,乃未来得苦之因。因果牵连,相续不断。从劫至劫,莫能解脱。
享福之时,必造恶业。既造恶业,难逃恶报。
一得往生,则便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以净土法门,仗佛慈力,其余法门,皆须己力。一为通途教理,如世之士人,由资格而为官。一为特别教理,如世之王子,一堕地即为一切臣宰所恭敬。二种法门,不可并论,而具足惑业之凡夫,可不慎所择哉。
以今生尚无正智,颇有修行之痴福,以兹享彼痴福,便造恶业,一气不来,直入三途,欲得知天地父母之名尚不能,况得知净土法门乎。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持之及极,成佛尚有余,将谓念弥陀经念佛者,便不能灭定业乎。佛法如钱,在人善用,汝有钱则何事不可为。汝能专修一法,何求不得,岂区区持此咒念此经,得此功德,不得其余功德乎。
世间有二健儿,一者自不作罪,二者作已能悔。悔之一字,要从心起,心不真悔,说之无益。譬如读方而不服药,决无愈病之望。倘能依方服药,自可病愈身安。所患者立志不坚,一暴十寒,则徒有虚名,毫无实益矣。
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当今之世,若不提倡因果报应,虽佛菩萨圣贤俱出于世,亦末如之何矣。
然医之善者,亦只医病,不能医业。
净业正因,以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为第一。食肉之人,虽不自杀,亦难免杀业。以非杀无肉故,以钱雇人代杀故。
末世众生,根机陋劣,不依净土法门,决定无由了脱。
世间之乱,乃众生同分恶业所感。
南阎浮提苦事甚多,故入佛道以了生死者,莫能穷数。使世间绝无生老病死,刀兵水火等苦,则人各醉生梦死于逸乐中,谁肯发出世心,以求了生死乎。
古语云,聪明不能敌业,富贵岂免轮回。生死到来,一无所靠。唯阿弥陀佛,能为恃怙。惜世人知者甚少,知而真信实念者更少也。
通州王铁珊,前清曾作广西藩台。其地土匪甚多,彼设计剿灭,所杀无算。前年得病,合眼即见在黑屋中。其鬼甚众,皆来逼恼,随即惊醒。如是三昼夜,一合眼即见此象。人已困极,奄奄一息。其夫人劝令念佛,随念数十声即睡著,因睡一大觉。而精神渐健,病遂痊愈,方知念佛功德,不可思议,即长斋念佛。铁珊去夏来山,亲与光道其事。光以此陈于阁下者,亦欲阁下得念佛之实益也。
念佛要时常作将死,将堕地狱想。则不恳切亦自恳切,不相应亦自相应。以怖苦心念佛,即是出苦第一妙法。亦是随缘消业第一妙法。
人之一举心动念,天地鬼神,一一悉知悉见。
须知了生死,愚夫愚妇则易。以其心无异见故也。若通宗通教,能通身放下,做愚夫愚妇工夫,则亦易。否则通宗通教之高人,反不若愚夫愚妇之能带业往生。
修余法门,皆须断惑证真,方了生死。净土法门,但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带业往生也。即五逆十恶之流,临终能生大惭愧,生大怖畏,志心念佛数声,随即命终者,亦得决定往生。以佛慈广大,专以度生为事。一念回光,即蒙摄受。
北通州王铁珊者,前清曾作广西藩台,其时广西土匪甚多,彼于作兵备道时,即设计剿灭其党,所杀甚多。四年前得病甚重,一合眼即见在黑屋中。其屋甚大,又甚黑。其鬼无数,皆来逼迫,遂即惊醒。久则复合眼,其境仍如是,复惊醒。三昼夜不敢合眼。其人已奄奄一息。其妻因谕之曰,你如此只么样好。你念南无阿弥陀佛吧,念佛总会好。铁珊一闻此言,遂拌命念。未久,即睡著,遂睡一大觉,了无境界可得,而病亦渐渐痊愈矣。因长斋念佛。
须知如来所说一切法门,皆须断惑证真,方可了生脱死。绝无惑业未断,得了脱者。念佛法门,断惑业者往生,则速证法身。具惑业者往生,已超登圣地。一则全仗自力,一则全仗佛力,又兼自力。二者难易,奚啻天渊。
念佛不能纯一,必须制心不令外驰。久久自会纯一。成片者,纯一无杂之谓也。
思地狱苦,发菩提心。此大觉世尊最切要之开示,惜人不肯真实思想耳。地狱之苦,比水火之惨,深无量无边倍。
凡人有病,可以药治者,亦不必决不用药。不可以药治者,虽仙丹亦无用处,况世间药乎。无论能治不能治之病,皆宜服阿伽陀药。此药绝不误人,服则或身或心,必即见效。然人生世间,无论久暂,终有一死。其死不足惜,其死而所归之处,可不预为安顿乎。有力量者,自己预为安顿妥帖,则临终固不须他人为之辅助。然能辅助,则更为得力。无力量者,当令家属代为念佛,则必能提起正念,不致恩爱牵缠,仍旧被爱情所缚,住此莫出也。
至于作佛事,不必念经拜忏做水陆。以此等事,皆属场面。宜专一念佛,俾令郎等亦始终随之而念。如是则不但令眷,即念佛之僧,并一切见闻,无不获益也。凡作佛事,主人若肯临坛,则僧自发真实心。倘主人以此为具文,则僧亦以此为具文矣。如一期佛事已毕,夜间放台焰口即已。至于丧事,始终不须一荤,藉此倡导愚俗,亦公之一大责任也。
有临终种种景相,即可决其往生,并无须验其顶胸之热,何处先凉也。著法衣为佛弟子相。既嘱儿媳女辈早晚灵前多念佛,阁下当开示彼等,祈以妥亲之神识,为孝之极致。即真实往生,亦须志诚念佛,以祈莲品高升,无生速证,以各尽孝思。此虽为利亡者,实则令儿女媳辈同种善根也。孙之能念者,亦令随之而念。终时全家能不哭泣念佛,最有利益。然其时犹短,宜以三小时不断佛声,不起哭声,及动转等为最善。祈切记之。北辕而适越。徒劳苦心,有损无益。祈以此义,与令郎及媳女等说之,则其利大矣。做佛事一事,光前已详言之。祈勿徇俗,徒作虚套。若念四十九天佛,较诵经之利益多多矣。念佛之法,重在信愿。信愿真切,虽未能心中清净,亦得往生。何以故,以心中有佛为能感,故致弥陀即能应耳。如江海中水,未能了无动相。但无狂风巨浪,则中天明月,即得了了影现矣。感应道交,如母子相忆。彼专重自力,不仗佛力者,由于不知此义故也。
凡夫纵能悟到极处,尚有无始以来之烦恼习气,未能顿断。烦恼习气若有一丝毫,便不能超出生死轮回之外,此仗自力了生死之难也。念佛法门,但具真信切愿,无论工夫之浅深,功德之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末世众生,欲了生死,不依此法,其难不可以喻矣。
大觉世尊,愍诸众生,迷背自心,轮回六道,久经长劫,莫之能出。由是兴无缘慈,运同体悲,特开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一门,俾若圣若凡,同于现生,往生西方。圣则速证无上菩提,凡则永出生死系缚,以其仗佛慈力,故其功德利益,出于一代时教之上。以一代时教,皆仗自力,以出生死。净土法门,未断惑者,仗佛慈力,即可带业往生,已断惑者,仗佛慈力,遂得速登上地。乃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不可以常途教道,相为并论也。
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下生,乃五逆十恶,将堕阿鼻地狱之人,蒙善知识教以念佛,或念十声,或但数声,即便命终,亦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汝母年高,于净土一法,未能认真修持。宜常与谈说六道轮回之苦,极乐世界之乐。人生世间,超升最难,堕落最易。若不往生西方,且莫说人道不足恃,即生于天上,福寿甚长,福力一尽,仍旧堕落人间,及三途恶道受苦。不知佛法,则无可如何。今既略晓佛法,岂可将此一番大利益事,让与别人,自己甘心在六道轮回中,头出头没,永无解脱之日乎。
世人有病,及有危险灾难等,不知念佛修善,妄欲祈求鬼神,遂致杀害生命,业上加业,实为可怜。人生世间,凡有境缘,多由宿业,既有病苦,念佛修善,忏悔宿业,业消则病愈,彼鬼神自己尚在业海之中,何能令人消业。即有大威力之正神,其威力若比佛菩萨之威力,直同萤火之比日光。佛弟子不向佛菩萨祈祷,向鬼神祈祷,即为邪见,即为违背佛教,不可不知。
又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理宜戒杀护生,爱惜物命,切勿依世俗知见,谓奉父母甘旨为孝。若杀过去父母亲属,以奉养现在父母及丧祭等,岂但不是孝道,直成忤逆矣。
念佛人有病,当一心待死,若世寿未尽,则能速愈。以全身放下念佛,最能消业,业消则病愈矣。若不放下,欲求好,倘不能好,则决定无由往生,以不愿生故。
汝母之病,宜切劝放下求往生,如寿未尽,求往生,反能速愈,以心至诚故,得蒙佛慈加被也。
至于丧祭,通须用素,勿随俗转。纵不知世务者,谓为不然,亦任彼讥笑而已。丧葬之事,不可过为铺排张罗。做佛事只可念佛,勿做别佛事。并令全家通皆恳切念佛,则于汝母,于汝等诸眷属,及亲戚朋友,皆有实益。有财力,多做功德,若丧事用度无出,即以之办丧事亦可,切勿硬撑架子,至有亏空,后来受窘,则不必矣。
但愿汝昆弟与阖家眷属,认真为汝母念佛,不但令母亲得益,实则比自己念佛之功德更大。佛所以教人,凡诵经持咒念佛作诸功德,皆为法界众生回向。平时尚为无干涉之法界众生回向,况母殁而不至心为母念佛乎。以能为一切众生回向,即与佛菩提誓愿相合,如一滴水,投于大海,即与大海同其深广。如未到海,则勿道一滴,即长江大河,固与大海天地悬殊也。是知凡施于亲,及一切人者,皆属自培自福耳。知此义,有孝心者,孝心更加增长,无孝心者,亦当发起孝心。请僧念七七佛甚好,念时汝兄弟必须有人随之同念。妇女不必随于僧次,以为日既多,人情熟悉,或令人起嫌疑。妇女宜另设一所,或居于幕,出入各门户,两不相见,是为表率乡邑,开通仪式之懿范。若漫无界限,或他人仿之,久则弊生。昔人立法,虽上上人,亦以下下人之法为范围,故能无弊。汝昆弟能如是为母念佛,兼又印施观音颂文钞等。有此善心净资,并利人之事之功德,岂但汝母莲品增高。将见汝祖父母,汝父,并历代祖妣,同沾法利,同得往生也。
众生在迷,如生而盲者,迷本有家。若欲归还,须待人领,方可不致撞墙磕壁,堕坑落堑。彼得人领,当须全体依从领者所说,不得稍生违抗。彼若违抗,不但不能到家,或恐丧失身命。佛所说之净土法门,即三界内一切众生之导师也。众生依佛言教而修行之,决定能到西方极乐世界,本有家乡,享受安乐。
病有能医者,有医不能医者。能医者,外感内伤之病也。若怨业病,神仙亦不能医。念佛,便能令宿世怨家,仗佛慈力,超生善道,故怨解释而病即痊愈矣。外感内伤,念佛亦最有益,非独怨业病有益也。
众生在迷,如生而盲者,迷本有家。若欲归还,须待人领,方可不致撞墙磕壁,堕坑落堑。彼得人领,当须全体依从领者所说,不得稍生违抗。彼若违抗,不但不能到家,或恐丧失身命。佛所说之净土法门,即三界内一切众生之导师也。众生依佛言教而修行之,决定能到西方极乐世界,本有家乡,享受安乐。但以凡情不解圣智,故又自作聪明,妄相诘难,殊可哀怜。
世间所有若根身,(即吾人之身)若世界,(即现所住之天地)皆由众生生灭心中同业(世界)别业(根身)所感。皆有成坏,皆不久长。身则有生老病死,界则有成住坏空。极乐世界,乃阿弥陀佛彻证自心本具之佛性,随心所现不思议称性庄严之世界,故其乐无有穷尽之时期。
病有能医者,有医不能医者。能医者,外感内伤之病也。若怨业病,神仙亦不能医。念佛,便能令宿世怨家,仗佛慈力,超生善道,故怨解释而病即痊愈矣。外感内伤,念佛亦最有益,非独怨业病有益也。江易园作校长,因极力教授生徒,致用心过度,得病甚重,(此时在上海)中西医俱无效。彼向不知佛法,江味农来看,谓医既不效,则不须再医。当至心念佛,即可痊愈,易园信之,病遂痊愈。故所以极力劝人念佛耳。后回家,有一亲戚,年近七十,双目失明,易园劝彼念佛,未至一年,其目复明。今夏婺源江湾地方旱,易园劝大家念佛求雨,不七日,即得大雨。一方之民,踊跃欢喜。可知念佛一法,随在何事,皆可成就。但不可念佛求作恶事成就。若欲作恶事念佛求成就,当被雷殛。恐愚人不知,故为表明。然此其小利益,大利益则往生西方,了生脱死,超凡入圣,以至成佛也。
天灾人祸,相继降作,总由不知三世因果,唯欲自利,不顾杀生害命,以及害人之所致也。欲挽劫运,非提倡三世因果生死轮回,与戒杀护生吃素念佛不可。
语云,下人不深,不得其真,泥塑木雕之佛,作真佛敬,小则消灾增福,大则超凡入圣,其利益在自己之诚否,不在佛像之真假也。
至于念佛,必须按自己之精神气力,而为大声,小声,默念,及金刚念(即有声,别人听不见者,持咒家谓之金刚念。)之准则,何可过猛,以致受病。此过猛之心,亦是欲速之病。今既不能出声念,岂心中亦不能默念,何可止限十念乎。况病卧在床,心中岂能一空如洗,了无有念。与其念他事,何若念佛名号之为愈乎。是宜将要紧事务,交代家人,长时作将死,将堕地狱想,心中不挂一事。于此清净心中,忆想佛像,及默念佛名,并观世音菩萨像及名号。果能如是,决定业障消除,善根增长,疾病痊愈,身心康健矣。盖阁下之病,属于宿业,因念佛过猛而为发现之缘,非此病完全系念佛过猛而有。使不念佛,又当因别种因缘而得。世之不念佛者多多,岂皆不得一病,长年康健乎。了此自可不误会,谓念佛致病,有损无益也。
吾人在生死轮回中久经长劫,所造恶业,无量无边。若仗自己修持之力,欲得灭尽烦恼惑业,以了生脱死,其难愈于登天。若能信佛所说之净土法门,以真信切愿,念阿弥陀佛名号,求生西方,无论业力大,业力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譬如一颗沙子,入水即沉,纵有数千万斤石,装于大火轮船中,即可不沉而运于他处,以随意使用也。石喻众生之业力深重,大火轮喻弥陀之慈力广大。若不念佛,仗自己修持之力,欲了生死,须到业尽情空地位方可。否则纵令烦恼惑业断得只有一丝毫,亦不能了,喻如极小之沙子,亦必沉于水中,决不能自己出于水外。
阁下但生信心,念佛求生西方,不可再起别种念头。果能如是,寿未尽则速得痊愈,以专一志诚念佛功德,便能灭除宿世恶业,犹如杲日既出,霜雪即化。寿已尽则即能往生,以心无异念,即得与佛感应道交,故蒙佛慈接引往生也。阁下若信此话得及,则生也得大利益,死也得大利益。
若不念佛求生西方,纵生到至极尊贵之非非想天,天福一尽,仍复轮回六道。若具志诚恳切念佛,纵将堕阿鼻地狱,尚能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万不可卑劣自居,谓我业重,恐不能生,若作此想念,则决定不能生矣。何也,以心无真信切愿,无由感佛故也。
阿弥陀佛曾有愿云,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故十念念佛,亦得往生也。具十恶者念佛,尚预末品。将堕狱者念佛,亦登莲邦。因兹张善和,张钟馗,雄俊,惟恭等恶人,同出轮回也。
惟我释子,以成道利生为最上报恩之事。且不仅报答多生之父母,并当报答无量劫来四生六道中一切父母。不仅于父母生前而当孝敬,且当度脱父母之灵识,使其永出苦轮,常住正觉。
五戒不杀,即仁。不盗,即义。不邪淫,即礼。不妄语,即信。不饮酒,则心常清而志凝,神不昏而理现,即智。五戒全持,不堕三途,恒生人道。此与儒之五常大同。第儒唯令尽义,佛则兼明果报耳。十善者,不杀,不盗,不邪淫,名身三业。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名口四业。不贪,不瞋,不痴,名意三业。此与五戒大同。而五戒多分约身,十善多分约心。十善具足,定生天界。堕狱生天,唯人自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