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依據:
1.教育部、環保署編印「加強學校環境教育實施要點」。
2.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加強學校環境教育三年實施計畫。
貳、目標:
1. 配合課程綱要、結合鄉土教材及環境教育,落實環保基礎教育,增進學生保護環境之知識及能力,以推廣永續校園之學習環境。
2. 推動校園為社區綠色資源之一部份,以提昇社會及環境保育、資源共享為重要指標,以落實環境責任之校園生活。
3. 配合環境教育,養成學生愛護環境、惜物精神,經由學生協助落實垃圾減量集資源回收工作,以期達到資源再生利用,提高生活品質。
參、實施原則
1.將環境教育的理念融入生活教育之中,營造學校為環境教育的養成場所。
2.知行並重,不僅重視環境教育觀念,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身體力行。
3.環境教育的對象,不僅是全校師生,還要進一步擴及學生家長及社區民眾。
4.環境教育的層面,不僅是學校,更需進而推廣至學生家庭及社區民眾。
5.環境教育以加強環境整潔訓導為首要;並以全面做好垃圾分類、垃圾減量及資源回收為重點。
6.環境教育是經常性、迫切性的工作,務必用心務實,持續推動,與生活結合,以彰顯成效。
肆、工作項目與實施要點:
一、推動環境教育組織工作
1.擬定環境教育永續校園計畫,成立「環境教育推展小組」,負責環教工作的規劃與推展。
2.全面推展學校環保訓導工作,落實資源回收與環境保護之工作。
二、加強環境保護宣導及教學
1.利用朝會、晨會時間,不定期或定期向教師學生宣導環境教育觀念,指導實際做法,並根據實際執行現狀,與以檢討改進。
2.將環境教育教材內容融入各相關學科。
3.利用公布欄,張貼宣導資料或活動照片,介紹環境教育新知。
4.利用「家長會」,向學生家長及社區民眾宣導環境教育觀念、知識與做法。
5.呈現教學成果(提供班際、學校與社區互動成果,可運用鄉土教材)
6.設置環教網頁或網站之介紹與連結。
7.教導環境知識-採融入式教學,研發永續教育課程。
8.校園環境特色議題行動研究,環境主題活動。
三、充實教材、教具,改善環境教育設施
1.蒐集、剪貼有關環境教育教育資料。
2.提供環教訊息、資料,並協助社區推動環教工作。
3.自來水設備應定期檢查,以防止漏水。
4.一般洗手水龍頭裝設省水水龍頭。
四、加強校園綠化美化組織
1.爭取社會資源,克服學校經費短缺及專業不足難題。
2.先綠化再美化,強調「整潔、自然就是美」,不刻意人工雕琢。
3.要求校園整潔清爽、賞心悅目,室內溫馨舒暢,美而精緻。
五、加強環境訓導,維護師生健康
1.規劃環境打掃區域,落實整潔工作責任制。
2.維持水溝暢通,定期投藥,避免滋生蚊蠅幼蟲,加強校園角落避免病媒蚊孳生。
3.勤洗手預防腸病毒。
4.清除水溝、瓶罐積水、噴灑殺蟲劑、撲滅病媒蚊、防範「登革熱」。
5.無菸校園-宣導校園禁菸並張貼標語
6.注重飲用水安全,定期維修保養設備及水質檢驗。
7.定期清洗飲用水過濾機並維持水質檢驗合格標準,改善學校安全訓導之飲水設備。
8.張貼節電標語,養成隨手關燈之習慣。
六、推動垃圾分類、垃圾減量、資源回收
1.設置資源回收站,協助做好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工作。
2.各班放置資源回收桶,各班級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形成緊密的回收網。
3.透過環教常識宣導,請學生家長配合實施。
4.實際指導、示範如何垃圾減量及分類。
5.徵求學生家長擔任環保義工,配合學校、協助社區推動資源回收工作。
6.宣導珍惜食物避免浪費,社區家長有效利用廚餘減少廚餘量。
七、落實能源教育、節約能源
1.節約能源常識宣導
2.辦理能源教育學藝競賽
3.適時融入領域教學
八、配合「環境教育」舉辦各項活動
1.蒐集並印發環境教育資料,供老師教學參考。
2.舉辦環境教育之書法、作文、海報學藝競賽。
3.舉辦環教議題教學活動。
4.推行「輕聲細語、緩步慢行」運動,減少噪音,尊重他人。
5.舉辦「認識校園花木」活動,鼓勵小朋友接近自然,愛護花木。
6.宣導節約能源,養成節儉美德,愛惜公物,節約用水、用電。
7.教導小朋友惜福,感謝辛勞的清潔隊員,務必做好垃圾分類、垃圾減量及資源回收工作。
8.優先採購環保標誌物品。
9.禁用免洗餐具及保麗龍碗。
九、辦理環境教育研究
1.辦理環境教育教師進修。
2.指派老師參加校外環保教育研習工作。
3.教師永續校園知能週三研習
十、配合政府機關推動有關環保工作
1.使用「再生紙」,印刷品除需長久保存者外,全部用再生紙,以減少樹木砍伐。
2.配合教育局、環保局宣導「登革熱」「腸病毒」防範措施,學校與家庭同時重視。
3.配合政府節約能源政策,冷氣定期保養維護,改善廁所定時沖水系統,加裝寶特瓶,修繕水箱漏水,節約用電用水。
4.拒用免洗餐具、塑膠袋。
伍、預期效益:
1.配合教學創新九年一貫課程,以環境教育為主軸推動環境教育融入教學,提昇國民中小學環境教育的品質與深度。
2.推動校園為社區綠資源之一部份,並提昇社會及環境保育,資源共享為重要指標。
3.落實環境教育,維護校園環境,消除髒亂,垃圾減量,資源回收,達成垃圾變黃金的目標
4.學校能成立環境保護小組,協助學校推動環境教育。
5.有效運用校園植物進行融入式教學。
6.本校各班級能確實實施環保新生活運動及落實校園環保工作。本校學區亦能落實環境教育工作。
7.讓永續校園理念亦能深植於社區家長。
陸、督導與考核:
1.環境教育是經常性、持續性、全面性的工作,全體教職員工應以身作則,徹底執行,並負督導、推動之責。
2.由校長、主任、訓導組組成考核小組,定期或不定期考核師生執行成效,並公佈考核結果。
3.重視鼓勵與輔導,執行不力者,促其檢討改進,認真負責,績效良好者,鑒請敘獎,以示激勵
4.本計劃經校長核可後實施,修正時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