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應參加】的法定研習:
一、【環境教育研習】每年4小時。
(適用對象:高級中等以下學校之教師)
※法律依據:
環境教育法(106年11月29日)第19條第1項:「機關、公營事業機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政府捐助基金累計超過百分之五十之財團法人,每年應訂定環境教育計畫,推展環境教育,所有員工、教師、學生均應參加四小時以上環境教育。」
二、【輔導知能研習】每年3小時。
(適用對象:高級中等以下學校之教師)
※法律依據:
學生輔導法(103年11月12日)第14條第4項:「高級中等以下學校之教師,每年應接受輔導知能在職進修課程至少三小時;輔導主任或組長、輔導教師及專業輔導人員,每年應接受在職進修課程至少十八小時;聘用機關或學校應核給公(差)假。但初任輔導主任或組長、輔導教師及初聘專業輔導人員依第二項規定於當年度已完成四十小時以上之職前基礎培訓課程者,得抵免之。」
三、【學校衛生相關研習】每2學年18小時。
(適用對象:各級學校健康相關課程教師)
※法律依據:
學校衛生法(110年01月13日)第17條第1項:「健康相關課程教師,應參與專業在職進修,以改進教學方法,提升健康相關教學效果。」
學校衛生法實行細則第13條:「本法第十七條第一項所定參與專業在職進修,指每二學年至少參加學校衛生相關研習十八小時。」
四、【家庭教育研習】每年4小時。
(適用對象:各級學校推展家庭教育工作人員*)
※法律依據:
家庭家庭教育法(108年05月08日)第9條第3項:「第一項第二款與第三款之機構及學校之推展家庭教育工作人員*,每年應接受四小時以上家庭教育專業研習時數。」
*註:教育部函釋家庭教育法所定之「學校推展家庭教育工作人員」定義範圍~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專業輔導人員、行政人員。
五、【教保專業知能研習】每年18小時(含每2年基本救命術訓練8小時、安全教育3小時)。
(適用對象:幼兒園教師及教保員)
※法律依據:
教保服務人員條例(103年11月12日)第27條:「(第1項)教保服務人員每年應參加教保專業知能研習十八小時以上;其實施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第2項)幼兒園新進用之教保服務人員,應於任職前二年內,或任職後三個月內接受基本救命術訓練八小時以上;任職後每二年應接受基本救命術訓練八小時以上、安全教育相關課程三小時以上及緊急救護情境演習一次以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至少每季辦理相關訓練、課程或演習,且幼兒園應予協助。(第3項)前項任職後每二年之訓練時數,得併入第一項教保專業知能研習時數計算。」
六、【學校防護團訓練】每4年1次「基本訓練8小時」,每年1/3編組成員實施「常年訓練4小時為原則」。
(適用對象:所屬員工達100人以上之學校全體教職員工)
※法律依據:
民防法(110年01月20日)第4條第1項第3款:「民防團隊採任務編組,其編組方式如下:…三、前二款編組以外之機關(構)、學校、團體、公司、廠場工作人數達一百人以上者,應編組防護團。但其人數未達一百人,而在同一建築物或工業區內者,應編組聯合防護團。…」
民防法(110年01月20日)第5條第1項第3款:「中華人民依下列規定參加民防團隊編組,接受民防訓練、演習及服勤:…三、前二款編組以外之機關(構)、學校、團體、公司、廠場或同一建築物、工業區內所屬員工,應參加各該單位防護團或聯合防護團編組。高級中等以上學校之在校學生,應參加各該學校防護團編組支援服勤。…」
民防團隊編組訓練演習服勤及支援軍事勤務辦法(104年01月21日)第29條第2項:「特種防護團、防護團及聯合防護團每四年實施整編一次。」
民防團隊編組訓練演習服勤及支援軍事勤務辦法(104年01月21日)第30條:「民防團隊訓練由中央主管機關視實際需要策訂計畫實施,區分如下:一、基本訓練:民防團隊整編完成之年度,應一次或分二次實施八小時基本訓練。二、常年訓練,依下列規定辦理:…(二)民防團、民防分團、特種防護團、防護團及聯合防護團:每年度實施一次,召集編組成員三分之一參加,每次以四小時為原則。…」
七、【安全衛生教育】至少3小時。
(適用對象:新進教職員工,或職務變動者)
※法律依據:
職業安全衛生法(108年05月15日)第32條第3項:「勞工對於第一項之安全衛生教育及訓練,有接受之義務。」
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規則(110年07月07日)第17條第1項:「雇主對新僱勞工或在職勞工於變更工作前,應使其接受適於各該工作必要之一般安全衛生教育訓練。…(第3項)前二項教育訓練課程及時數,依附表十四之規定。」
八、【資通安全通識教育】每年3小時。
(適用對象:全體教職員工、資安人員、資訊人員)
※法律依據:
資通安全管理法(107年06月06日)第7條第1項:「主管機關應衡酌公務機關及特定非公務機關業務之重要性與機敏性、機關層級、保有或處理之資訊種類、數量、性質、資通系統之規模及性質等條件,訂定資通安全責任等級之分級;其分級基準、等級變更申請、義務內容、專責人員之設置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主管機關定之。」
資通安全責任等級分級辦法(110年08月23日)附表五:資通安全責任等級C級之公務機關應辦事項:「資通安全專職人員每人每年至少接受十二小時以上之資通安全專業課程訓練或資通安全職能訓練。資通安全專職人員以外之資訊人員每人每二年至少接受三小時以上之資通安全專業課程訓練或資通安全職能訓練,且每年接受三小時以上之資通安全通識教育訓練。一般使用者及主管每人每年接受三小時以上之資通安全通識教育訓練。」附表七:資通安全責任等級D級之各機關應辦事項:「一般使用者及主管每人每年接受三小時以上之資通安全通識教育訓練。」
九、【滅火、通報及避難訓練】每半年至少應舉辦一次,每次不得少於4小時。
(適用對象:「自衛消防編組」成員)
※法律依據:
消防法(112年06月21日)第13條第1項:「一定規模以上之建築物,應由管理權人遴用防火管理人,責其訂定消防防護計畫。」
消防法施行細則(108年09月30日)第13條:「本法第十三條第一項所定一定規模以上供公眾使用建築物,其範圍如下:…七、學校、總樓地板面積在二百平方公尺以上之補習班或訓練班。…」
消防法施行細則(108年09月30日)第15條:「本法第十三條所稱消防防護計畫應包括下列事項:…五、滅火、通報及避難訓練之實施;每半年至少應舉辦一次,每次不得少於四小時,並應事先通報當地消防機關。…」
十、【交通安全教育研習】每學年至少4小時以上。
(適用對象:全體教職員)
※依據:依行政院「道路交通秩序與交通安全改進方案執行成果實施計畫」,表6.5 教育小組行動方案,5.2扎根學校交通安全教育,各校應落實推廣校內教師研習,並實施班級交通安全教育宣導,每學年至少4小時以上與檢討研習成效。
依行政院「道路交通秩序與交通安全改進方案執行成果實施計畫」,表6.5 教育小組行動方案,5.2扎根學校交通安全教育,各校應落實推廣校內教師研習,並實施班級交通安全教育宣導,每學年至少4小時以上與檢討研習成效。
國教署112年8月11日臺教國署國字第1120103331號函。
臺中市教育局112年8月16日中市教終字第1120069194號函。
十一、【特教研習】每學年至少3小時以上。
(適用對象:全體教職員,其餘人員詳見依據說明)
※依據:
教育部依特殊教育法規定教育人員研習時數如下:
(一)校長每年參加特殊教育知能研習至少達3小時以上。
(二)特殊教育教師每年參加特殊教育知能研習至少達18小時 以上。
(三)教師助理員/特教學生助理人員每年參加特殊教育知能研習至少達9小時以上。
(四)特殊教育相關專業人員每年參加特殊教育知能研習至少達6小時以上。
(五)普通班教師每年參加特殊教育知能研習至少達3小時以上。
(六)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之教保服務人員每學年參加特殊教育專業知能研習至少達3小時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