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目標與預期效益:
透過舉辦環境教育課程及活動,能運用教育方法,培育本校教職員工生瞭解與環境之倫理關係,增進本校教職員工生保護環境之知識、技能、態度及價值觀,促使本校教職員工生重視環境,採取行動,以達永續發展之公民教育過程的精神及意涵。
(一)本校教職員工均能符合環境教育法中所規定學習標準,並能逐漸了解環境教育的真義,並能落實到日常生活中。
(二)透過本校教職員工的參與,共創符合永續發展、安全舒適的辦公及居家環境。
(三)執行環境創意教學,增進本校教職員工對環境覺知、技能、行動及價值觀。
(四)主動積極推動機構內環境保護工作,以增進本校教職員工之環保行動力。
各項活動規劃:
活動名稱:各學年融入課程教學
活動描述:規劃中
活動名稱:教師研習
活動方法/內容領域:演講/學校及社會環境教育
活動名稱:防震防災演練
活動方法/內容領域:實作/災害防救
活動描述:
一、配合行政院於「國家防災日」推動「全國學生地震演習」,一分鐘內所有參與者完成地震避難掩護動作;學生一起動員參與;蹲下、掩護、穩住3個要領)為主軸,辦理推演、預演及正式演練等相關工作。 二、藉模擬實作強化校園師生災害防救、自救救人與應變能力,養成學生在地震發生時有正確的本能反應,如何在地震發生時保護自己,以做好全面防震準備,有效減低災損,維護校園及師生安全。
活動名稱:環保愛地球
活動方法/內容領域:實作/環境及資源管理
活動描述:
垃圾減量。除了從源頭減少使用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工作,便是落實資源回收的工作。資源回收不但可以讓有效的資源可以有機會進入後端的再生,也可以延長焚化爐及掩埋場的使用年限。 學校的資源回收教育,除了學期初辦理一次全校性的種子學生教育訓練,更利用各種會議、集會,向師生說明最新的回收觀念並檢討目前學校回收情況及改進方式。 再透過每週資源回收操作、惜福衣再利用、舊書再利用等環保活動,讓觀念得以落實在全校師生的生活,並透過身體力行實踐動環境的友善行為。 另外,學校落葉量極大,在季節轉換的時候往往佔了垃圾子車大部分的空間。於是我們利用南屯清潔隊協助由資源回收桶改裝的落葉堆肥桶,將學校落葉進行堆肥,一方面進行垃圾減量、一方面也利用堆肥成果進行學校植栽的養護。 除了班級老師利用彈性時間對學生進行落葉堆肥的說明及操作練習,學務處亦會針對落葉堆肥的進行情況利用晨會時間不定期向老師們說明與討論。雖然落葉堆肥區不大,但是希望透過該項堆肥的操作,提升全校師生的環保意識和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