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翅樹鶯的難題

張貼日期:Dec 08, 2010 1:53:52 AM

2010年的台灣鳥類名錄(中華民國野鳥學會鳥類紀錄委員會 2010)中曾提及出現在台灣的短翅樹鶯(Cettia diphone)的分類,仍很有問題與不確定性。就地理分布來看,台灣可能出現4個類群,包括C. d. canturians、C. d. borealis、C. d. riukiuensis (sakhalinensis)及C. d. cantans (請參考台灣鳥類誌 第200頁)。雖然在Clements 世界鳥類名錄6.4版中,短翅樹鶯裂解為2種(C. canturians C. diphone),但其在亞種認定與歸類很可能有錯誤之處,所以在2010年台灣鳥類名錄中,短翅樹鶯仍暫時維持為1種,並請各位注意個體的特徵。然而,對繫放員而言,如何在手上區別這4個亞種(類群)會是很大的挑戰。

首先,請記得樹鶯屬尾羽10根。另短翅樹鶯雄鳥跗蹠明顯較雌鳥粗,C. d. canturiansC. d. borealis雄鳥與雌鳥需要不同環號。

亞種與分布

參考台灣鳥類誌、日本山階鳥類研究所2000年出版的專輯及2009年鳥類紀錄委員會丁宗蘇委員整理的資料及Kennerley et al. 2010年出版的Reed and Bush Warbler,台灣可能出現的4個亞種(類群)的繁殖地分布分別是:

C. d. canturians: 華中、華東

C. d. borealis: 山東、中國東北至朝鮮半島

C. d. riukiuensis (原sakhalinensis,註解1): 庫頁島中南部、千島群島南部

C. d. cantans: 日本中南部

其他亞種包括:C. d. restricta, C. d. diphone,為日本東南諸小島上的留鳥並不遷徙,故也應該不會出現在台灣。

注意山階鳥類研究所(2000)與Kennerley (2010)在C. d. canturiansC. d. borealis 所示分布位置有明顯不同。

換羽模式與性別二型性

清楚了台灣可能的亞種(類群)之後,我們的問題是如何在手上鑑別出這4個類群的差異。關於這個棘手的問題,不論就外型或測量值來看,我們都得先釐清牠的換羽模式和雌雄之間的差異問題。幼鳥羽衣、後幼鳥羽衣和基本羽衣的差異性,以及換羽模式和發生的時間,會影響到各時間點,羽衣、羽毛的顏色和磨損的狀況。至於雌雄測量值的差異,更是短翅樹鶯獨特的問題之一。根據 Hamao (1992) 的研究,顯示短翅樹鶯(C.d. cantans)屬一夫多妻制鳥種,且雌雄測量值存在非常顯著的差異。C. d. canturians 與 C. d. borealis 也呈現相同的狀況,Kennerley et al. (2010)將兩類群視為一種(C. canturians, Manchurian Bush Warbler, 遠東樹鶯、滿州樹鶯),雄鳥翼長71-82mm, 雌鳥翼長 57-66mm, 尾長/翼長 比例 0.85-1.03。

換羽模式方面,依據有限的資料顯示,短翅樹鶯1齡鳥後幼鳥換羽(PF)與超過1齡的基本換羽(PB)皆屬完全換羽。在北返繁殖地之前,繁殖前換羽(PA)可能出現在C. d. canturians C. d. borealis,僅侷限於體羽(Kennerley et al. 2010)。故在台灣換羽模式應該無法用於年齡辨識另羽毛新舊與否,會造成顏色上的變化。

在台灣,虹膜色上腭顏色或可用於區別,但應謹慎。上腭粉紅、虹膜偏灰色是1齡鳥(12月31日前)或2齡(在1月1日至繁殖季前),之後會逐漸轉成上腭黃色、虹膜深棕色(Kennerley et al. 2010),但因為仍不確定轉變所需時間,針對在台度冬個體若上腭黃色、虹膜深棕色且頭骨氣室化完全,在12月31日前建議不宜判定為超過1齡。

亞種(類群)區別

    • 先區別 A 群(C. d. canturians, C. d. borealis)與B 群 (C. d. riukiuensis, C. d. cantans) 雄鳥

A群 體型明顯 > B群,特別是雄鳥有顯著區隔,但 A群雌鳥與B群部分雄或雌鳥在外形測量值上有重疊之處。

A群身體上部體色偏暖且呈現淡棕色,缺乏B群有的橄欖綠色調,同時A群頭頂、前額明顯肉桂(紅棕)色,乳白色過眼線寬而對比明顯,另A群身體下部偏白或乳白色(Kennerley et al. 2010)。除前述特徵之外,A群的喙相對粗壯許多,且顏色略淡而非B群偏黑(照片可參看OBC Image自然攝影中心及其他相關圖鑑,注意其拍攝地點與時間,自己判斷看看應該是屬於那一類群)(山階鳥類研究所 2000; Kennerley et al. 2010)。

綜整Hamao(1992)及Kennerley et al. (2010)的資訊,兩群之間在雄鳥的差異:

A 群:翼長 > 71 (71-82)mm,尾長 > 66 (66-79)mm,跗蹠長 >26 (25.5-29.5)mm,尾長/翼長比:0.85-1.03 (樣本數43-47)

B 群:翼長 < 71(62-71)mm,尾長 < 73 (61-73)mm,跗蹠長 <27(24-27)mm,尾長/翼長比:0.93-1.02 (樣本數84-86)

故除前述形態特徵之外,下述測量值也是判定的重要依據:

翼長 > 71mm,尾長 > 73mm,跗蹠 >27mm,則判定為A群雄鳥

翼長 < 71mm,尾長 < 68mm,跗蹠 <25mm,可判定為非屬A群雄鳥。

    • A 群(C. d. canturians, C. d. borealis)雌鳥B 群 (C. d. riukiuensis, C. d. cantans) 雄、雌鳥

由於形值上有重疊之處,故請注意觀察前述外形特徵。另山階鳥類研究所(2000)提及以喙部鼻孔前厚度不僅可以區別雄鳥,也可區別雌鳥,該報告建議鼻孔前喙部厚度 < 3.5mm 為B群,另配合其他形態特徵,如頭頂是否呈現明顯紅棕色,應可有效區別出A群雌鳥與B群。

此外,就翼式來看,A群與B群差異不大,B群 C. d. cantans 翼尖 = p(4)5,p2 = p10 或 << ss,p3 = p/6-7-7,p1長度約為p2的40-50%(n=6);A群 C. d. Canturians 翼尖 = p(4)5(6); p2 < p10 ,p3 = p/6-7-7/8,p1長度約為p2的40% (n=10)。

以下為A群雌鳥與B群測量參考值(資料來源:Hamao 1992; Kennerley et al. 2010):

A群雌鳥:翼長57-66mm,尾長53-63mm,跗蹠長22-24.5mm (樣本數21-24)

B群雄鳥:翼長62-71mm,尾長61-73mm,跗蹠長24-27mm (樣本數約90)

B群雌鳥:翼長51-61mm,尾長52-61mm,跗蹠長21-23mm (樣本數約46)

    • A 群(C. d. canturians, C. d. borealis)之內

相較於C. d. canturiansC. d. borealis於繁殖季時枕部及後頸呈現輕微冷灰色調,但前頭及頭頂仍是肉桂棕色,初級、次級飛羽及大覆羽、三級飛羽也呈現紅棕色,故在紅棕和灰色調間會有對比感覺產生,這是在C. d. canturians不會有的,但C. d. borealis 在剛完成PF或PB之後,顏色同樣呈現相當的暖色調,增加兩者外形辨識上的困難度。

形值上,C. d. borealis 略大於 C. d. canturians。 尾長/翼長比則C. d. canturians (0.89-1.03) 略大於 C. d. borealis (0.85-0.99);另就雄鳥翼式來看C. d. borealis p6 短於翼尖1-3mm,p10短於翼尖11-15mm,差異較C. d. canturians 的 0-1與10-12mm來得顯著(Kennerley et al. 2010)。雌鳥翼式不明。

    • B 群 (C. d. riukiuensis, C. d. cantans)之內

外形上,C. d. riukiuensis 上身較 C. d. cantans 來得灰,但各項測量值並無差異,翼式也無明顯差別(Kennerley et al. 2010),故暫無有效鑑別特徵。

年齡與性別判定

由於性別二型性相當顯著,在確認為A或B群後,可以依照體型大小區分大部分個體的性別(在台灣為度冬族群,無孵卵斑,泄殖腔突起也不明顯)。

在年齡鑑定方面,因短翅樹鶯1齡鳥後幼鳥換羽(PF)與超過1齡的基本換羽(PB)皆屬完全換羽(Kennerley et al. 2010),在台灣換羽模式應該無法用於年齡辨識虹膜色上腭顏色及頭骨氣室化程度或可用於區別年齡,但應謹慎。上腭粉紅、虹膜偏灰色是1齡鳥(12月31日前)或2齡(在1月1日至繁殖季前),之後會逐漸轉成上腭黃色、虹膜深棕色(Kennerley et al. 2010),但因為仍不確定轉變所需時間,針對在台度冬個體若上腭黃色、虹膜深棕色且頭骨氣室化完全,在12月31日前建議不宜判定為超過1齡。

相關連結

自然攝影中心東方樹鶯討論

註解1:原以為定居於琉球群島的留鳥亞種 C. d. riukiuensis,Kajita et al. (2002)發現其為候鳥,且與台灣鳥類誌中所述之 C. d. sakhalinensis 遷徙性亞種相同似,但因riukiuensis (=sakhalinensis )名稱出現在先,故以riukiuensis為有效亞種名(Kennerley et al. 2000)。

參考文獻

  1. 劉小如、丁宗蘇、方偉宏、林文宏、蔡牧起、顏重威。2010。台灣鳥類誌(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1. Clements, J. F., T. S. Schulenberg, M. J. Iliff, B.L. Sullivan, and C. L. Wood. 2009. The Clements checklist of birds of the world: Version 6.4. Downloaded from http://www.birds.cornell.edu/clementschecklist/Clements%206.4.xls/view.

    2. Hamao, S. 1992. Lack of pair-bond: a polygynous mating system of the Japanese Bush Warbler Cettia diphone. Japanese Journal of Ornothology 40:51-65. (日文)

  2. Kennerley, P., D. Pearson, and B. Small. 2010. Reed and Bush Warbler. Christopher Helm, London.